在藏东高原的深处,有一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那便是类乌齐。这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悠久的历史文化相互交融,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而在这幅画卷中,类乌齐牦牛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一、走进类乌齐,领略自然之美
类乌齐,藏语意为“大山”。当你踏入这片土地,便会被那雄浑壮阔的山峦所震撼。念青唐古拉山余脉伯舒拉岭和他念他翁山,犹如两条巨龙蜿蜒盘旋,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山峰高耸入云,白雪皑皑的色吉神山雪峰,海拔约 5790 米,宛如一位圣洁的女神,俯瞰着大地。而最低处的尚卡乡达让村,海拔 3439 米,高低错落的地势造就了山间河谷深切、沟壑纵横、峡谷众多、坡向分明的独特地貌。
这里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有“彩色类乌齐·三江花都城”美誉的类乌齐,就像昌都市的后花园,四季如画。春天,康巴花都百花争艳,五彩斑斓的花朵在微风中摇曳生姿,仿佛大地铺上了一块绚丽的锦毯。漫步在花丛中,花香四溢,让人陶醉其中。夏天,伊日峡谷郁郁葱葱,清澈的溪流在山间潺潺流淌,带来阵阵清凉。峡谷中,奇峰怪石林立,有的如雄狮怒吼,有的似仙女下凡,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秋天,树叶渐渐变黄,整个类乌齐仿佛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德青颇章神山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更加庄严神圣,山上的经幡随风飘动,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冬天,白雪覆盖了大地,色吉雪山银装素裹,宛如一个童话世界。卡玛多塔林在雪中静静地矗立着,见证着岁月的流转。
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类乌齐还有着丰富的温泉资源。伊日温泉、白玛岭温泉康养洒咧城等,都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在热气腾腾的温泉中泡一泡,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感受大自然的恩赐。
二、探寻历史文化,感受人文之韵
类乌齐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查杰玛大殿,这座藏传佛教著名的寺院,是类乌齐历史文化的象征。大殿气势恢宏,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藏、汉、尼泊尔等多种建筑艺术。殿内供奉着众多的佛像和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走进查杰玛大殿,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
类乌齐的非遗项目更是丰富多彩。类乌齐齐吾岗唐卡绘画技艺、日巴寺岭卓舞、查杰玛寺格萨尔羌舞、黑陶制作技艺、卡崔制作技艺等,这些古老的技艺传承至今,展现了类乌齐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齐吾岗唐卡绘画技艺精湛,色彩鲜艳,画面细腻,每一幅唐卡都像是一个神秘的世界,让人沉浸其中。日巴寺岭卓舞则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舞者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在欢快的节奏中翩翩起舞,展现出类乌齐人民的豪迈与热情。
类乌齐仲确节,是当地最盛大的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身着盛装,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赛马、歌舞、射箭等传统项目,让人们感受到了类乌齐人民的勇敢和智慧。同时,仲确节也是一个交流和贸易的盛会,各地的人们汇聚在这里,分享着彼此的文化和特产。
三、类乌齐牦牛,高原的瑰宝
在类乌齐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孕育着一种珍贵的动物——类乌齐牦牛。类乌齐牦牛放养于海拔 3700 米以上的天然牧场中,牧民们从古至今一直沿用最古老的牦牛“放牧”办法。这些牦牛食用 100 余种高原中药材,食用黄盐,以“原生态、纯天然、全绿色”、膘肥体壮、口味浓郁、营养价值高而享誉区内外。
类乌齐牦牛具有良好的产肉性能,其净肉率高于斯布牦牛和帕里牦牛。同时,类乌齐牦牛肉具有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特点,是一种健康的食品。虽然类乌齐牦牛肉有一定产量,但由于牦牛生长周期长,产量并不特别高。为了促进牦牛产业的发展,类乌齐县实施了“种草 - 养畜 - 加工 - 销售”全产业链模式。
在类乌齐的草原上,随处可见成群的牦牛。它们有的在悠闲地吃草,有的在河边饮水,有的则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在思考着什么。这些牦牛是类乌齐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牧民们提供了肉、奶、皮毛等生活必需品。同时,牦牛产业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类乌齐县深知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一直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里的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在保护牦牛产业的同时,类乌齐县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牧民们采用科学的放牧方式,合理控制牦牛的数量,避免过度放牧对草原造成破坏。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草原生态的保护力度,实施了草原生态修复工程,提高了草原的生态质量。
类乌齐县还积极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以康巴花都、伊日峡谷、查杰玛大殿等景区景点为依托,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游客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能了解到类乌齐县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通过保护生态环境,类乌齐县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这里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人民的生活也更加幸福了。
五、展望未来,续写辉煌
类乌齐,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未来。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类乌齐县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保护好生态环境,传承好历史文化,发展好牦牛产业。
未来,类乌齐县将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打造更多的精品旅游线路,让更多的人了解类乌齐、走进类乌齐。同时,类乌齐县还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藏东地区的旅游发展。
在牦牛产业方面,类乌齐县将继续推进全产业链模式的发展,提高牦牛肉的品质和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打造类乌齐牦牛的知名品牌,让类乌齐牦牛肉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类乌齐的传奇故事还在继续。相信在类乌齐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这片美丽的土地将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藏东地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藏东高原的馈赠——类乌齐牦牛,与彩色类乌齐·三江花都城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一起,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画卷。让我们一起走进类乌齐,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共同见证它的辉煌与荣耀。
朱先贵简介:
朱先贵,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协会常务理事,无为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代表报》《祖国》《国防时报》《中华诗词》《检察日报》《中国老年报》《现代快报》《中华日报》《诗刊》《绿风》《诗潮》《鸭绿江》《大众文艺》《通俗小说报》《微型小说选刊》《短小说》《三角洲》《中华文学》《回族文学》《文萃报》等海内外百余家报刊和选本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各类体裁文章160多万字。有作品先后在中国小说学会获当代小说奖,在诗刊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等多家诗歌散文作品征集中先后获奖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