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习近平一再强调这点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习近平一再强调这点发布时间:2024-04-25 13:41:04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葛蕾“立即停止爆破。”2000年元旦,新世纪的第一天,时任福建省代省长习近平作出一份特别批示。批示提到,“三明市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是我省史前考古的首次重要发现,也是国内罕见的重要史前遗存,必须认真妥善地加以保护”。万寿岩遗址,是我国旧石器时代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但彼时,遗址尚未定为文物。由于当地石灰矿储量丰富,三明钢铁厂正对万寿岩展开大规模爆破开采。接到福建省文化厅的汇报后,习近平紧急

  • 现代诗人与历史深水区

    现代诗人与历史深水区分享到:来源:《诗刊》 | 王敖  2024年04月30日15:09一你写了一首诗,房间里光线渐暗,走进来几个人。一个人说,时代精神在这张纸上显影。一个人说,我记忆中的民间歌谣复活了,在空气中簌簌抖动。还有人拿出手电照射,在光影重重中,看清了又认错了几个字。这些或美妙,或尴尬的误会啊,无论怎样都会自动走形,渐渐演变成对误会的再度曲解,反常到合理的弧线总会出现,误读的彩虹像是这首诗在雨后,在湖边,在音乐喷泉中,在飞机舷窗上的折射。你已经发现,这是对盲人摸象的佛经寓言进行的改写。诗也好,某种不

  • 山东将持续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整治,打通外籍来鲁游客支付堵点

    山东将持续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整治,打通外籍来鲁游客支付堵点2024-04-29 17:13发布于:山东省记者 孙远明 济南报道4月29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会上,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副行长 董龙训表示,为进一步优化文化和旅游领域支付服务、提升支付包容性,在人民银行总行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按照“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思路,聚焦“食、住、行、游、购、娱”等

  • 《朱元璋传》丨草根皇帝的逆袭之路

    《朱元璋传》丨草根皇帝的逆袭之路2024-04-29 16:34发布于:北京市朱元璋少年时家破人亡不得不乞讨度日,青年时入郭子兴帐下四处征战,中年一统天下登顶帝位,老年时殚精竭虑为子孙铺平道路。让我们跟随《朱元璋传》,一起重走朱元璋的逆袭之路,一起了解作者笔下的朱元璋其人以及他成功逆袭的原因。

  • 看大师笔下的岁朝清供图

    看大师笔下的岁朝清供图字体:小中大分享到:娄师白 岁朝图  《岁朝图》就是为庆贺“岁朝”所作之图,它通常以静物画的面貌出现,并配以贺岁诗词。  大师们笔下的岁朝图,常常都是灯笼、鞭炮、果蔬等日常生活用品为题材,多以画中物品的名称谐音、民俗寓意或历史典故来表现一个美好的新年祝福,作品设色鲜艳,意蕴丰厚,更是增添岁朝的喜庆气氛,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娄师白 春风送暖迎岁朝吴昌硕 岁朝清供图齐白石 岁朝图张大千 岁朝图齐白石 岁朝图任颐 岁朝清供黄宾虹 岁朝图丁辅之 岁朝甘果图潘天

  • 朱弁的“体物”诗学观

    朱弁的“体物”诗学观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4-22 04:10  作者:张晶(中国传媒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朱弁系南宋士人,字少章,号观如居士,歙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朱弁为中国诗学史留下了一部知名的诗话著作,即《风月堂诗话》。这部诗话作于羁留金朝期间,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所说:“前有自序,题庚申闰月。考庚申为绍兴十年,当金熙宗天眷三年。弁以建炎元年使金,羁留十七年乃还,则在金时所作也。”(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百九十五卷)《风月堂诗话》作者自序称“庚申闰月戊子观如居士朱弁叙”,即宋

  • 破解内卷时代的养老焦虑:李稻葵、黄怒波对话中年危机下存生之道

    破解内卷时代的养老焦虑:李稻葵、黄怒波对话中年危机下存生之道2023-04-18 09:40:09 来源: 萧山网北京弥散开来的香烟,蔓延着的盎然春意……春日的北京雍和宫焕发着自有的一派生机;打卡的网红、虔诚的信徒和如织的游人,在春天的气息里,洋溢着天人合一的旺盛生命力。三年疫情带给无数人困顿与迷茫。于是,雍和宫便成了人们寻找确定性的寄托所在。《毛铺和文化录·和者同行》第三季最新一期也伴着雍和宫的春景如约而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稻葵教授,著名企业家、慈善家黄怒波先生将从中年危机出发,对话后疫情时代下人生规划和投资

  • 【光明论坛】赓续文化血脉 守住民族之魂

    【光明论坛】赓续文化血脉 守住民族之魂董冰2024年04月26日08:28来源:光明日报原标题:【光明论坛】赓续文化血脉 守住民族之魂【光明论坛】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阐发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大意义。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加以部署和推动,展现了强

共有3页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网站支持 | 管理登录
https://mp.weixin.qq.com/s/N96sz7XQEqgra-bp5nGMvQ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