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网作品精粹 >> 中国新诗协会“九嶷山杯”全国新诗大赛4
详细内容

中国新诗协会“九嶷山杯”全国新诗大赛4

时间:2024-11-08        阅读

微信图片_20241104104245.jpg

微信图片_20241104104257.jpg

微信图片_20241104104304.jpg

九嶷山诗札(组诗)
文/斑竹林之恋

 

九嶷山独特的斑竹林,荡漾着滚滚绿波

演奏一曲清新宜人的乐章

每一根传说中的湘妃竹

都是从那个古老的故事里长出来的

娥皇和女英的清泪,落进这片神奇的山水

孕化出这卓然的娉婷与美丽

 

深入竹海,是在深入蔓延开的润养

斑竹的气息将我的五腑六脏过滤得清爽干净

竹叶,是一枚枚精致的诗笺

阳光写下富有光泽的魅力

清风穿过竹海,便有了一阕经典词牌的韵味

 

挺拔、苍翠的斑竹,以优雅而坚韧的身姿

把风雨渲染成摇摇曳曳的旋律

那一枚枚螺纹,是岁月留下的指痕

记录着时光的叙事与抒情

那个美唷!令人为之深深沉醉

 

在九嶷山,在绿波滚滚的竹海

虫吟鸟鸣里的寂静,很容易叫人走进

一帧清雅的意境。于是,学着东坡居士

在竹下饮酒,随手把那盏月亮挂在竹枝上

以竹为友,诗酒唱和。那份胸臆辽阔的旷达

何其快哉

 

铺下一张宣纸,笔墨点染

坐拥这片深邃的竹海,垂钓一尾尾诗意

与斑竹一起婆娑共舞。我还要取一杆

策杖而行,把穿越苍茫的跋涉

走成铿铿锵锵的韵脚

 

舜源峰之恋

 

在九嶷山的峥嵘之中,舜源峰威仪凛凛

以君临天下的雄伟气势,俯瞰碌碌尘寰

四周,有八峰环绕,忠诚地拱卫

一幅恢宏,组合着突破想象力的瑰奇

峰丛耸翠,身着绿色的披风

盎然的生机,在层层叠叠的波涛中涌动起伏

 

那美丽动人的爱情,化身崇仰里的巍峨

凝作拔地而起的咏赞

丛林营造幽幽秘境,以写意的笔法

氤氲一方青山绿水的卷轴

每一块石头的扼守,每一片绿叶的舒展

就此变得妙趣横生,又富有意义

 

身姿矗立,如剑锋,拨云见日

山头旭日撒下万丈绮丽,织成大地的羽衣

又似奇崛的笔锋,渲染万千气象

给我要用到的那些词语,赐予翅膀

在清新、空净的意境里轻盈飞翔

一脉清澈、碧绿的溪流,一拐弯

就踅进了一阕行吟山水的句式

 

溶洞——这些隐秘的角落

在神秘闪烁的幽深里,好奇之心一步步探寻

在钟乳石生长的藤蔓下,谛听和雅的清音回响

在石头凝固的瀑布前,倾听时光诉说

亿万年流转不息的传奇

是谁,用伟力无比的刻刀,雕塑着史诗

是谁,用滴水轻轻的点化,将我们点醒

 

在舜源峰,不论登高还是下降

都是在宁静之中,向心灵的原乡回归

与石头为伴,与草木为邻,在流水的清透中

找到恬淡的慰藉

 

三分石之恋

 

三分石傲然屹立——这神话中的巨人

守望着岿水、潇水、沱水丰盈的传奇

巨石并峙,那是被大鹏啄破的石壶

也是鬼斧神工雕刻的花蕾

在这三瓣绝妙的呈现面前

任谁也不会无动于衷。那披一蓑烟雨的站姿

从容抖落了苍茫的叹息

 

山巅鼎立如掌,托起浩瀚的苍穹与梦想

把仰望里的一簇簇晶莹点亮

清风呢喃絮语。就连落在枝头的杜鹃花

都闪动着明亮的眼神

白云在山间缭绕,宛如一袭仙衣

吸引浮想联翩的笔墨,追踪进白云深处

 

三分石又是特殊的钤印,气冲霄汉地浮凸

嵯峨的轮廓里,典藏着岁月的密码和记忆

沿着曲曲折折的山径走去

看流水从一块石头的缄默里,提炼出歌声

看阳光从一粒草籽的饱满中,抽取出箴言

 

三分石,也是一个醒目的坐标

指给我远处的竹屋和吊脚楼

在瑶歌瑶舞和瓜箪美酒中,醉得无法自持

好在有红铃木将我踉跄的步履,扶稳

回眸那道穷蹬绝的险峻,竖立在那儿的

分明就是一幅无法临写的惊艳

 

向上仰望,是山峰石,也是白云之上的庙宇

端坐于景仰,端坐于心头

我看见的飞瀑,是流水奔泻,也是一脉韵脚

酣畅淋漓地落下

 
作者简介:

郑安江,男,现居山东省滨州市,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山东文学》《星星》《扬子江诗刊》《星火》《上海文学》《青海湖》《延河》《北方作家》《散文诗》《工人日报》等国内外报刊发表多篇(首)文学作品。

 

山水行吟·九嶷颂


第一首:山水行吟·翠峦织梦


翠峦织梦绕云端,九嶷仙境展宏篇。
碧涧潺潺吟古韵,青峰隐隐绘新天。
林间鸟语话春秋,谷里花香醉客船。
山水行吟寻旧梦,心随诗意舞翩跹。
珍木奇花争艳丽,飞泉漱玉奏清弦。
一步一景皆如画,胜景何须问尘缘。
九嶷山峦藏幽境,自然珍宝耀人前。
愿君常伴此间乐,忘却人间烦与喧。


第二首:咏九嶷·舜德之光


九嶷巍峨颂舜德,千古风华映日边。
文化瑰宝藏深意,古韵悠悠传万年。
舜帝遗风今犹在,明德光辉照人间。
苍梧之野寻遗迹,斑竹泪痕诉忠贤。
古道悠悠通幽处,碑林林立记先贤。
人文历史传佳话,九嶷山下颂声延。
玉琯声声传古韵,龙舞翩翩展新篇。
舜德之光耀寰宇,文明薪火永相传。
第三首:颂发展·九嶷新姿
九嶷新姿展宏图,旅游景区誉全球。
绿水青山藏珍宝,人文历史焕新流。
古道新颜迎客至,古村新貌展风姿。
旅游经济蓬勃起,乡村振兴步稳驰。
文化瑰宝绽光彩,自然美景醉心田。
生态旅游兴产业,绿色发展谱新篇。
九嶷山下歌声起,欢歌笑语满人间。
展望未来心澎湃,共绘九嶷新画卷。

这三首新诗以“山水行吟·咏九嶷·颂舜德”为主题,分别展现了九嶷山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和发展之势。第一首《山水行吟·翠峦织梦》描绘了九嶷山的自然珍宝,如翠峦、碧涧、珍木奇花等,以及游客在山水间行吟、寻梦的意境。第二首《咏九嶷·舜德之光》则着重颂扬了九嶷山的文化瑰宝,如舜帝的遗风、明德光辉以及与之相关的古韵、古道、碑林等,展现了九嶷山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第三首《颂发展·九嶷新姿》则着眼于九嶷山的发展之势,描绘了九嶷山作为世界级旅游景区的新姿,以及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新时代的发展景象。三首诗共同构成了对九嶷山山水之美、人文之韵、发展之势的全方位赞美。

作者:黄克胜,男,山东宁阳人,中共党员,经济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关注社会,热爱生活,喜欢文学,多篇文章发表于期刊或网络平台。




咏九嶷·颂舜德
杨军

九嶷巍峨耸云霄,翠色苍茫掩仙踪。
古木参天遮日月,溪流潺潺伴松风。
山中珍宝藏奇绝,瑶草琪花映日红。
飞瀑流泉声如雷,云海翻腾似蛟龙。

遥想舜帝南巡日,苍梧之野留遗踪。
九嶷山下闻琴瑟,湘妃竹泪洒斑斓。
二女寻夫情未了,泪洒竹林 成翠斑。
千古风华传颂中,九嶷山下留芳名。

德政光辉照千古,文明火种永不穷。
山川秀美因人杰,地灵人杰更葱茏。
文化瑰宝灿如星,古迹斑斑诉旧情。
玉琯岩前思往事,紫霞洞外觅仙踪。

舜庙巍峨祭先祖,碑林林立记丰功。
历史长河悠悠去,文化瑰宝永传承。
九嶷山下歌声起,颂扬舜德永不忘。
德风高扬传四海,文明薪火永流芳。

自然风光美如画,九嶷山水甲天下。
碧波荡漾潇水清,翠竹摇曳风潇洒。
群峰竞秀势峥嵘,峡谷幽深藏奇花。
登高望远心旷达,俯瞰群山如诗画。

九嶷山下歌声扬,历史故事永传扬。
虞舜南巡留遗迹,湘妃竹泪诉衷肠。
德政光辉昭日月,文明火种照四方。
九嶷山水多奇秀,人文历史更辉煌。

打造景区世界级,规划蓝图展新姿。
旅游设施日臻善,游客如织乐不支。
绿水青山变金山,乡村振兴展宏图。
九嶷儿女齐努力,共创未来谱新篇。

山间小径通幽处,古木参天映日长。
溪水潺潺伴人语,花香阵阵入心房。
九嶷珍宝多奇绝,文化瑰宝永传扬。
愿君常来此游玩,共赏美景话沧桑。

九嶷巍峨耸云霄,颂扬舜德永逍遥。
自然风光无限好,人文历史更昭昭。
湘妃竹泪情未了,虞舜南巡迹未消。
愿君来此共欢聚,同赏九嶷乐陶陶。

美景如画心陶醉,愿君常伴此山坳。
九嶷山下歌声绕,颂扬舜德永不老。
历史故事永流传,九嶷山水共长天。
愿君常游此胜地,共赏九嶷万古传。



杨军(百书京叟),承德医学院毕业,主任医师。业余创作小说,以伦理情感、推理、悬疑小说为主。曾经创作、出版了多部长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林海孤魂》、短篇小说《妻子的证词》曾经获得了由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举办的“首届中国通俗小说原创作品大赛”的“优秀作品奖”;短篇小说《幽灵》曾经获得了由第一届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大赛的“三等奖”;短篇小说《失手》曾经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大赛的“二等奖”;《伪装》获得第三届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大赛优秀奖。现在是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中国法制文艺委员会、北京作家协会、北京侦探推理文艺协会会员。


        
    圣岳九嶷山

   ——谷明光

天际飘来七彩的锦缎
那是九嶷山萦绕的霞光
中华寻根圣地
令人景仰的地方
舜帝藏精之所
绝美爱情之唱
舜裔宗亲之根
中华道德之源
圣岳九嶷山啊
我深情地呼唤
真实的梦境
美丽的天堂

仙鹤衔来洁白的玉带
那是九嶷山流出的湘江
文明发祥福地
令人肃然的地方
濂溪汤沐之处
总理先祖之宗
文坛巨星之座
状元传奇之乡
圣岳九嶷山啊
我忘情地凝望
蓝天的泼墨
仙化的人间

天庭赠予碧绿的翡翠
那是九嶷山森林的海洋
生态旅游胜地
令人神往的地方
领袖盛赞之境
光武中兴之基
南国文庙之最
瑶族繁衍之园
圣岳九嶷山啊
我永远的思念
华夏的琅嬛
民族的摇篮


(注:古有五岳,后增大岳武当。圣岳九嶷,赋名虽晚;中华圣山,名副其实。如此看来,中华七岳,顺理成章。
        圣岳九嶷,伟人盛赞,舜帝藏精,中华福地。舜帝陵是中国最古之陵,以国家最高规格祭祀四千多年。也是最高之陵,最大之陵。中华三大文明,其中精神文明发祥地在九嶷山。所以九嶷山乃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万山朝九嶷,万众祭虞舜。凝聚中华情,复兴中华梦。)



九嶷山之颂
                     作者:欧阳毅
在湘南的大地上屹立
九嶷山
你是自然的传奇
翠峰如簇
云雾迷离
诉说着岁月的悠悠秘密

舜帝的英魂在此安息
道德的光辉洒满山脊
斑竹泪迹
铭记着深情厚意
古老的传说在风中传递

山泉潺潺,
奏响灵动的旋律
绿树成荫,
编织着梦幻的绮丽
登峰远望
心醉神迷
山川画卷
让人心生敬意

九嶷山啊
你是心灵的归依
宁静与壮美在此相聚
岁月流转
你风采依然熠熠
永远镶嵌在时光的记忆里




        走,去宁远

        ——谷明光

你可曾瞻仰天下第一陵的雄奇伟岸?
你可曾得见斑竹林二妃泪珠涟涟?
你可曾游览江南第一村下灌?
你可曾近晤湖湘第一状元郎?
你可曾抚摸光武起兵的城墙?
你可曾爽游媲美九寨的小东江?
你可曾品读四千年祭舜的绮丽华章?
你可曾读懂江南第一文庙的龙凤呈祥?
走,去宁远,
宁远有人见人爱的瑶家闺秀名媛;
走,去宁远,
宁远有人见人馋的血鸭豆腐丸。

你可曾探访人民总理的先祖故乡?
你可知徐霞客为何在此忘返流连?
你可曾领略九嶷河湿地的广袤绿毯?
你可曾沉醉于仙子山无垠的杜鹃?
你可曾感受白米下锅瀑布如同天降?
你可曾把玉琯岩当做盆景欣赏?
你可曾惊叹三分石剑插云天?
你可曾欣赏伟人雄赞的白云萦绕九嶷山?
走,去宁远,
宁远有咱德才兼备的榜样;
走,去宁远,
宁远有咱祖先成长的摇篮。
走,去宁远,
宁远拥有世界级的景点;
走,去宁远,
宁远让中华民族梦绕魂牵。
宁远让中华民族梦绕魂牵。
宁远让中华民族梦绕魂牵。
(注:一朝履职,终生念想。回首往事,并非如烟。一展抱负,感恩宁远。倘有机会,广为宣传。华夏圣地,永州名片。宁远旅游,别有洞天。)



九嶷山的礼赞:山水与舜德的交响
文/丁宝玉

在岁月的长河之上,
九嶷山,如一座古老的丰碑,
屹立于湖南之南,宁远之疆。
它是大地隆起的脊梁,
承载着千年的风霜,
背负着华夏的荣光。

你从《水经注》中走来,
又名苍梧,气势磅礴。
那丰富的文物古迹,
是历史长河里沉淀的珍珠,
每一颗都闪耀着文明的光芒。
独特的自然风光,
是大自然挥就的画卷,
奇峰异石、绿水溶洞,
勾勒出如梦似幻的模样。

民俗风情,别具一格,
瑶族的歌声在山间飘荡,
长鼓舞动着生命的力量。
姑娘出嫁的“坐歌堂”,
是爱情与传统交织的乐章,
在岁月里传唱,令人难忘。

主峰畚箕窝,直插云霄,
海拔 1985 米的高度,
丈量着天与地的距离,
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东起癞子山,西至丰村大岭,
横跨 30 公里的豪迈,
南北纵跨 29 公里的雄壮,
这是九嶷山的广袤,
是大地赋予的宽广胸膛。

舜源峰居中,如王者之尊,
娥皇、女英等八峰簇拥在旁,
宛如众星拱月,气势堂皇。
山峰耸翠,溶洞密布,
绿水常流,自然风光,
似一幅水墨画卷,徐徐展开,
在天地之间,展现无尽的秀丽。

舜源峰下,舜帝庙红墙碧瓦,
掩映在绿树丛中,
秦松汉柏,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香杉修竹,摇曳着岁月的风姿。
这里是舜德的殿堂,
承载着民族的敬仰。

玉琯岩,怪石林立,古木郁葱,
玉琯的传说,令人痴迷,
那是舜帝南巡留下的余音,
在历史的天空中回响。
摩崖碑刻,记录着文人的足迹,
宋至清,24 方古老的印记,
近代,108 方名人的铭刻,
五种字体,是文化的华章,
“九疑山”三字,力透岩疆。

紫霞岩,楚南名洞之首,
徐霞客的目光曾在此停留,
那奇岩怪洞,是大自然的杰作,
是地下世界的神秘之窗。

三分石,形状奇特,直上霄汉,
三巨石鼎立山巅,如仙之居所,
浮云缭绕,如梦似幻,
那是天地间的神奇景象。
北面的原始次生林,
是大自然的绿色宝藏,
水杉、摇钱树,一级保护的精灵,
银杏、福建柏,二级保护的希望,
红豆杉、领春木,三级保护的守望,
还有省级保护的树种,
共同编织着生命的摇篮。

斑竹林景区,竹海茫茫,
6000 多公顷的浩瀚,
20 多个竹类品种的汇聚,
九嶷斑竹,湘妃竹的传奇,
那是爱情与忠诚的象征,
是“中国一绝”的辉煌。

自秦汉以来,帝王遥祭,
遣官代祭,圣迹仙踪,
42 块古祭祀碑和古碑刻,
是对舜帝的虔诚敬仰。
屈原、司马迁、蔡邕、李白,
李商隐、何绍基等历代骚客,
登临九疑,留下的诗文,
是文化的瑰宝,思想的光芒。

毛泽东笔下“九疑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的壮丽,
更为九疑山增添了华彩,
那是伟人对这片土地的赞美,
是时代与历史的共鸣交响。

九嶷山啊,你是山水的杰作,
是舜德的故乡,
你的每一寸土地都写满故事,
你的每一处风景都蕴含力量。
在山水之间行吟,
我歌颂你的美丽与神奇,
我传颂舜德的伟大与高尚,
让这声音,穿越时空的隧道,
在华夏大地,永远回荡。


作者简介:丁宝玉,笔名野渡,男,汉族,1961年12月出生,籍贯山东青岛。系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化学会会员、齐齐哈尔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小说、散文、诗歌、寓言、评论等作品发表在《农民日报》《中国寓言网》《黑龙江农村报》《鹤城晚报》《寓言文学》《半岛都市报》《山东诗歌》《莲池周刊》《北极光》《今古传奇·悦读》《鲁西诗人》《深圳文学》《齐鲁文学》《嫩江文学》《龙凤湖文学》《翠屏》《齐齐哈尔文艺》等报刊及平台。    



咏九嶷·颂舜德‌

文/陈勇鹏(广东惠州)


   九嶷山峦翠如画,

   云雾缭绕似仙家。

   舜帝陵前柏森森,

   德孝文化传天涯。

   自然珍宝藏幽谷,

   碧水清波映晚霞。

   奇峰怪石立千仞,

   古木参天蔽日华。

   文化瑰宝耀千秋,

   历史长河浪淘沙。

   舜帝南巡留足迹,

   德音永存人心间。

   打造景区世界级,

   人文历史映光华。

   九嶷美景天下传,

   游客如织赏奇花。

   山水之美令人醉,

   人文之韵更堪夸。

   发展之势如破竹,

   新诗赋能展新篇。

   弘扬德孝正能量,

   时代要求与古合。

   思想艺术双高飞,

   独特魅力映长空。

   文学新人涌如潮,

   九嶷故事传四方。

   祈福祝福心相连,

   礼赞九嶷情更长。

   新时期里新创作,

   新诗文化品牌强。

   舜帝道德传万世,

   圣祖恩泽润八荒。

   九嶷山下歌声起,

   德孝文化永流芳。

   愿此美景常相伴,

   人间处处是天堂




神奇九嶷

文/陈军 (湖北)


九嶷神岳焕琼玑,舜德昭融万祀巍。

古迹沧桑凝厚韵,新途魂梦展雄威。

伟人巨笔风云涌,骚客华章日月辉。

永郡奇峰凌碧落,瑶乡圣境引鸾依。



九嶷山之歌
文/李海龙


你屹立在湘江之源,

舜帝在你怀中长眠。

美丽苍梧岩,

神奇九嶷山。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这里体现。

人生的功名利禄,

在这里烟消云散。

  

只为遇见,

因为爱恋。

当你站在山腰,

当你登到山巅,

一曲高歌,

不住感叹!

九嶷山,

我见到了您的容颜。


我用诗把您盛赞:

奇花异草,四季清香。

怪石嶙峋,古树参天。

云遮雾绕,羽化登仙。

潇湘竹泪,已入风烟。

登高望远,水光接天。

石流清泉,波涌急湍。

美哉,壮哉,乐哉。


诗人简介
李海龙,甘肃陇西人。




微信图片_20241104104446.jpg

微信图片_20241104104453.jpg

版权声明:


中国新诗协会“九嶷山杯”全国新诗大赛作品为1.911026668@qq.com邮箱投稿,

2.加段秘书长微信13518698823投稿,

3.文学网www.wxwzg.cn诗歌大赛选“九嶷山杯”栏目投稿,

4.今日头条诗友选话题#九嶷山#投稿。

其它媒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网站支持 | 管理登录
https://mp.weixin.qq.com/s/N96sz7XQEqgra-bp5nGMvQ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