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写诗《儒道与法》时间:2024-05-09 《儒道与法》 大哉诗言志,四海有截。子路述志,“夫子哂之”,“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故而有余笑;圣人述志,天、地、人、时合也。孟轲曰:“君不可以言利若是。” 古之先贤,为能存圣人之道者,必问道焉,而后为通达;以惠及民众。向若,“故所设科条,其始甚迂阔”;道德仁义忠孝乎?故应,承“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下适与尔,而狂耶? 则虽强盛,可无务实乎? 若此,俟河之清于何时?
译文:自古伟大圣人以诗词隐藏自己的大道之志,天下之大,应该有这些有志之士。子路向孔子论述自己的志向,孔子听了,对他微微一笑,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以社会行为规范,礼让为准则,子路说话不谦让。所以孔子讥笑子路;圣贤之人言志,应以天、地、人、时而展示其志向。孟轲说:“君子,不可以过于注重利益。” 古代的先贤,为能发扬光大圣人之道,必先学习、研究、践行世间大道,然后成为通人达士;以普惠人道,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自由等,广大民众自然会尊法、守法、执法。 如果,“所设置法令条文、法律条文,开始过分的不切实际,不明事理。”还有道德仁义忠孝存在吗?所以应秉承“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若你掌握了大权,就狂妄、任性的用手中的权力吗?即使强大,就可以不务实吗?如果这样,人们期望的幸福美满安康的生活何时能实现? ![]() 上一篇五月写诗五绝《识典酱酒》下一篇五月写诗,锦段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