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中国新诗会 >> 参加兰石展后的一点所见所闻
详细内容

参加兰石展后的一点所见所闻

原创 庆国庆城 美石台

兰州赴展(82日) 

石缘梅子的热情 

贾永红·原创 

  兰州是西部名城,素有金城之美称。我与兰州数次匆匆擦肩而过,这次参加石展,算是隧了心愿。一周时间,要与兰州长时间的拥抱,促膝长谈。要深入它的府邸,拉长他的筋骨,拨开云雾看它的真面目,找寻它的颜值巅峰。相比我们宝鸡,兰州还是很凉爽。十一点到展会中心时,预定的独立展柜被一枪而光,没有了。多亏“石缘梅子”、还有李多明会长多方协调,二点多才把石头布展完毕。下午才静下心,在这城市走一走,感受它的历史和厚重。黄河铁桥、五泉山,去过了又去,算是唤醒尘封的记忆。黄河奇石馆是否还在?看了看参展的石头,也就减了大半要去的热情,去看不看?石头在心中、早已有数。和其他城市一样,兰州也是现代化的城市元素占据了满壁江山。而且,城市已上山入地的发展,黄河两岸再没有了空间。黄河直插心肺,稍不留神就会乏水浇身。开车入城之前,路边给人的感觉就是急匆匆的、荒乱无章。城里进来能好一点,但是七拐八拐,在黄河上过来过去,来回绕口地盘旋。   

高楼林立,人车被无情地挤压在峡谷之中,身感拥挤,而一切都缓缓地川流不息。晚上应石友“石缘梅子”之缴,我们从城关区穿行大半个兰州城,到安宁区去感受“大胡子烧烤”的无穷魅力。其色香味俱全,有几个同样的肉品烤法和调味和宝鸡不同,让我这个喜欢吃烧烤的“烧烤王”垂涎欲滴。管不了自己是客人,只管点自己爱吃的,还与“石缘梅子”八十多岁的父亲畅饮黄河原浆生啤。回来时,“石缘梅子”的儿子带我们坐地铁,而后步行到酒店。在袭袭夜风里,感受了兰州地铁的凉爽和夜晚的繁华。到兰州不到半天,由远到近、由近到里,真正了解了心心念念、时常在耳边萦绕的邻居省会城市兰州,也感受了当地石友的热情。晚上休息之前,石展评奖就在网络公布了,六个特等、六十个一等奖,其余二等若干……   

兰展开幕(83日) 

石友嘴里的罗刹海市 

贾永红·原创 

  石展部分评奖的结果,昨晚就公布了。 

评奖的几个评委,在晚上公布后,才知道是和我一起在义乌在山东淄博二次学习的“同学”。 

评奖前,只闻其名来,未见其人到。 

我拿了八方石参展,获二等奖一个,其余名落孙山。 

石展上最高兴的事,就是见到了老朋友中卫博物馆的石建武馆长、甘肃的李多明会长、金昌的田吉福会长。 

以及,石界达人李观云老师、衡阳常宁沈华生同学、中卫淑花老师、和我们宝鸡市观赏石协会的四位领导。 

平时,都是难得一见。 

会员张自强放弃休息时间,专程从宝鸡坐火车来参加开幕式。 

  

下车等开幕式的空挡时间,还去黄河边捡石头。 

他对奇石的热爱与执着,让我很感动。 

他两方参展石是我给捎过来的,其中一方“芦苇飞雁”获二等奖。 

天然奇石本就吸收日月之光华、天地之灵气,独具特质,和人一样,美丑如何分辨评判? 

只有深入其灵魂的共鸣,才能感知其真谛。 

让专家几个小时来评定,难免带着个人的一点“我见”。 

石展群里,对评奖责怪声四起,竞拿出了刀郎的罗刹海市来比喻。 

我看着笑了。 

人非圣贤,不对评奖的人说三道四,只给自己找原因。 

如今,人们的口味普遍太重,而评委们的口味变着越来越寡淡少言。 

随大流入乡随俗,怎么能当好评委? 

而评委评出的结果,恰是对石界石展的毁灭性打击。 

有些石友还提出了天然奇石“裸展”的理念。 

百家不争鸣,百花不齐放。 

此刻,兰州已在我身后,因等八月七号撤展,去周边转转,消磨等待的时光。   

漫漫石展路(84日) 

二登嘉峪关 

贾永红·原创 

行车七百公里,第二次来到嘉峪关,第二次登上了嘉峪关古长城。 

嘉峪关长城被誉为天下第一关。 

当第二次站在雄伟的嘉峪关上,再次感慨它的雄伟壮观和古人智慧的同时,也再次看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奈和心酸。 

为了防御内忧外患,劳命伤财修建的雄关,在过去真能起点作用。 

现如今,只能做为人门休闲娱乐参观的笑谈。 

其古老的功能,在现在条件和战争中可以说是荡然无存。 

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最壮观的还是嘉峪关长城。 

他的前后,形成“瓮中捉鳖”之势,长城的门,长城的楼,长城的路,长城的墙,都是历史的天空和历史的尘埃。 

骑骆驼的游人,赶时间的我们,都是这一片空白中匆匆忙忙的过客。 

空中俯瞰嘉峪关,就是这茫茫戈壁中的诺亚方舟。 

我听到了练兵场上的叫阵声,看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落尽,再一次听到了石击燕鸣,领略了林则徐“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的感慨。    

走出嘉峪关城,我直奔漫生旺老师的“聚缘阁”石馆。 

“聚缘阁”石馆在雄关奇石城内,面积百余平方,而奇石琳琅满目,广西的大化石最是引人注目。 

漫老师选石的眼光独到犀利。 

嘉峪关当地产一种祁连玉和一种红泥石,在漫老师石馆观石品茶是一种享受。 

更多的是,领略了他的经营理念。 

石馆虽在边城,而石头已走向国内外市场,这就是真正的玩石人。 

夜晚和漫老师一帮我熟悉的、他们的战友在嘉峪关街头吃烧烤、喝啤酒,无拘无束,开始后悔自己未当兵。 

曲终人散,走在嘉峪关的街头,夜晚灯火通明。 

只是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那一句“少不入川,老不出关”又在脑海中浮现。 

人间未老人已老,我拿酒瓶当吹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走马观花游永泰(85日) 

古城墙里的粪便 

贾永红·原创 

  永泰古城,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景泰县西南 27 公里处的寺滩乡永泰村,因其城堡形似金龟,故名永泰龟城。 

龟城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整个城平面呈椭圆形,四面筑有半月形城。 

城门向南开,门稍偏西,形似龟首。 

城周有护城河,是一道完备的军事屏障和防御工事,在明清两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城内原有大佛寺、诸神阁、玉皇殿和数道牌楼等古建筑群,在五六十年代被拆除。 

现存“永泰小学”,建成于民国三年,系中西式结合的哥特式建筑。 

永泰古城从建成至今,经历了四百多年的沧桑。 

岳镇邦、岳升龙、岳钟琪祖孙三代对龟城的影响,使永泰古城名声远扬。 

《最后一个冬日》、《美丽的大脚》、《雪花那个飘》等影视剧片在这里拍摄。 

永泰古城不收门票,游人来得不少。   

从外观看,是一圈土围墙古城,城门很高,城门上还有一个破败的城门楼子。 

楼门外面有一个不太大的佣汲湖泊。 

透过楼门,一个全新的建筑群映入眼帘。 

他的颜色与众不同,完全折射出金灿灿的黄土。 

没有高楼大厦,只有矮小的四合小院,走近看可以用一片狼藉来形容。 

建筑的土墙都是被石头墙根托起,可以看出粗制滥造的痕迹。 

永泰古城是我目前见过的古城中最原始、最没落、最名副其实的古城之一,只是古的有点寒酸。 

可能是没有出什么达官贵人,也可能没有出什么富贾豪门,更没有遇见伯乐。 

商人们只利用他的破败不堪实现自己的影视大全,而没有想给他赋予延续的生命。 

我不知道古城的这个样子想说些什么?   

还有一些附近的人,给来附近的人讲解它曾经的故事。 

我在裸露的土墙内,竟然看到了人类新排泄的粪便。 

突然间,我对游人和古城还有我自己产生了厌恶。 

突然间,就想有种逃离的感觉。 

可以看出在四百多年前,永泰古城这里是一个相当繁华的世界。 

在这过去就是边关的地方,400年前有这么一个古城。 

足见其当时地理位置的重要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如今把一个古城放荡经营成如此一种景象,不能不让人感到惊叹失望。 

结束返到县城的路上,我看到一个乡政府咄咄逼人、富丽堂皇的建筑,一对比,令我心生无奈,以及无法释怀。 

如果当时节约一点,给古城投点资,多好。 

以至于古城,不会沦落为现在这般模样! 

看着这残墙断壁、顶无片瓦,天当被、地当床的永泰古城,我默默开车灰溜溜而去。 

历史不能复制也不能忘记,而现实总会被无情地丢弃。 

发展和强大是国人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网站支持 | 管理登录
https://mp.weixin.qq.com/s/N96sz7XQEqgra-bp5nGMvQ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