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汪小夕
籍贯:陕西岐山人。
职业:大学文化,国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曾任职上市公司、外资公司职业经理人;《长江文学》《新诗刊》签约作家,《翰墨百家》荣誉编辑。
创作成果:在《陕西工人报》《陕西汽车报》《星星》《长江文学》《国际诗歌网》《两岸美术》杂志社等媒体刊物发表多篇通讯、散文。诗词入编《第六届“长江杯”中国当代汉诗精选作品集》,散文《猫》入编《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散文《会娃》《石头河》《雪》《再见东莞》《2024年春节》等被光明日报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等国家级媒体收录出版。
所获荣誉:2000年获省部级企业文化研究成果三等奖,2021年获全国诗词大赛“盛世国学杯”二等奖,2022年6月被中国好文章大赛组委会授予"文化摆渡人"称号,2025年3月获得第七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全国大赛三等奖。
绿皮火车
文/汪小夕
不知去了哪里
承载着梦想,欢乐和青春
窗外
闪过水田,黑洞
茫茫的沙浪
我并不知道方向
黄浦江
曾经是我最美的向往
浪奔,浪流
体验做一次自己的许文强
当蛋都不是的时候
我继续流浪
那个
叫深圳的地方
爱情和事业
只属于年轻的轻狂
我辜负了你的芬芳
改变了所有追求的方向
黑白相间的胡子
黑的是希望
白的是时光
落枕与小区理疗室
文/汪小夕
早上脖子硬了,又落枕了。
尝试起床,但脖子不能左右摇摆,只能前后移动。想像自己走路的样子,活脱脱的一只乌龟,很滑稽。
这年龄真不饶人,上月掉了一颗槽牙,没有任何预兆,拿出来端详了几分钟,闻了闻,就扔在垃圾桶里了,跟了我50多年的伙计,拜拜了,我也够没良心的。
由于在最里面,也不打算补一颗。但啃起大骨头,就不来劲了,肉丝很容易缠绕在牙缝了,不爽,舌头也扫不掉,只能用牙签了。
上一次落枕大约是3个月前,抱着病急乱投医的心态在小区一楼一家理疗室试试。这家中医理疗,什么项目都有,减肥,三高,甚至治疗灰指甲。
这个医疗室兼卧室的环境,我很不适应,既来之,则安之。
医生是个女同志,大约40来岁,和正常的医生还是有形象区别的,明显的比同龄人海田,比同行人沧桑。知晓我的来意,才穿上了白大褂,眼睛里一直在搜索着我的上上下下。
这里不用挂号,直接坐在木凳子上,她便给我揉揉肩,捏捏脖子,问我的年龄,在几号楼住着。
突然间,扭了我一下脖子,疼的我差点晕过去,然后说:好了,休息下。
虽然窝火,但病不讳医,咱自己找上门的,怪谁呢?
还是发现了墙上大概是营业执照和中医资质许可证的,我稍微放心了点。
我从进门就怀疑她是个野路子,但火烧般的脖子从麻木到清爽,能动弹自如了,也算立竿见影。
可能是这几个动作收我60块有点太没附加值了,她给我按摩起来,捏捏腿,绕绕胳膊。期间,问我减肥不?长头发不?听口音是运城人,老板做什么生意?
由于我对她第一印象不快,加上她粗鲁而不加铺垫的动作,我懒得扯淡。顺口承认是运城的,而且是闻喜的,平时买卖水果。
估计从我的衣着打扮和职业交代上再也寻不到商机。便说,好了,回家休息吧,便邀请我出门。
脖子灵活自如,我不知道是感叹她华佗再世,还是觉得她有点讹人。
这脖子又硬了,我实在不想去她那里,但又不得不去她那里。
生活如书,我亦成景
文/汪小夕
生活,藏在每个平凡瞬间。
亲爱的朋友,在这寂静的夜晚,欢迎走进今天的夜听。不知从何时起,我们都习惯了在忙碌中奔波,却忘了停下脚步,看看身边那些细微而美好的存在。就像作家高尔基说的:“文学即人学 。”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最真实、最动人的文学巨著,而我们,都是书中的主角与书写者。
在城市的脉络里穿梭,街头巷尾的景象,宛如一幅幅流动的画卷,徐徐展开。快递小哥的身影总是匆忙而坚定,他们像是时间的使者,在大街小巷间奔跑,将每一份期待准时送达;早餐摊前,摊主的双手灵动地舞动着锅铲,那滋滋作响的声音,混合着食物的香气,宛如一首温暖的晨曲,温柔地唤醒沉睡的清晨;便利店里,收银姑娘专注地扫码,那清脆的“滴”声,恰似生活的精灵在跳跃。公交上,有的人闭目养神,在短暂的行程中寻求片刻宁静,有的人紧盯着手机屏幕,仿佛在那小小的世界里,能找到生活的方向。
而我,每天上班的途中,总会路过嘉隆公园。公园里有一位老人,他就像公园的一部分,安静地坐在长椅上。无论是烈日高悬的盛夏,还是寒风呼啸的冬日,只要没有雨雪的打扰,他总会准时赴约。他的腰杆挺得笔直,像是一棵苍松,坚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他的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平和,目光中透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与从容。他的穿着干净整洁,随着季节的更替变换着衣物,宛如大自然的忠实记录者,无声地诉说着时光的故事。如果哪一天,他没有出现在那张长椅上,我的目光总会不自觉地四处搜寻,心里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一位熟悉的老友。直到第二天,再次看到他坐在那里,我的心才会安定下来,甚至还会涌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喜悦。
我从未和老人交谈过,不知道他的过去,也不知道他走过怎样的人生之路。但我相信,他的每一根胡须里,都藏着岁月的秘密,每一道皱纹里,都写满了生活的沧桑与感悟。他就像一本厚重的书,虽然我从未翻开过,但那种无声的力量,却深深吸引着我,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敬畏。
四年前,他下巴那短短的白胡须触动了我,从那以后,我也开始留起了胡子。如今,我的胡子也变得雪白,每次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就好像看到了岁月的痕迹,也更加珍惜这份生活给予的馈赠。它像是一个无声的提醒,让我明白,生活中的每一刻,无论平凡还是不凡,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
生活,其实就是一本最伟大的文学作品,我们每个人既是书中的主角,也是读者。每一个擦肩而过的人,都带着他们自己独特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聆听、去理解。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间,那些不经意间的相遇,都可能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温暖我们漫长的人生之路。
等我退休了,我也想寻一个公园,像那位老人一样,静静地坐着,看日出日落,人来人往。在那一刻,我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成为生活这部大书中的一个小小篇章,续写着平凡而又美好的故事。
朋友,希望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我的故事能陪伴你,让你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与力量。愿你晚安,好梦。

诗意无限,我们将会在各地合适地点,建立创作基地,欢迎有意向的朋友,欢迎沟通!联系电话:13518698823(微信同号)
邮箱:9110266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