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未风,原名韦随才,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生于陕西榆林,供职榆林学院30余年,现赋闲在家。深以为诗是爱的传递,美的分享,痛的感悟,心的共鸣!故坚持身累的时候,用心写诗,心累的时候,用梦写诗,嗑嗑绊绊,一致如斯。
在非遗中畅想
在非遗中畅想
这个乍暖还寒的晚上
走在灯光摇曳无限旖旎的梦乡
四周幽静成历史的画轴
我在画轴的边上流浪
六楼骑着的街三十多年未曾丈量
我的浅薄无法将榆林的小曲欣赏
同样是灯笼的前世今生
烛火的光亮只能在古诗的纸张上摇晃
我一定要拾起小城的战火与忧伤
三次南迁每次都不一样
他们谈文化谈非遗谈一段遥远的记忆
我却把目光投向深邃的远方
六百多年的历史不算太长
推演一下分明是一张张生动的脸庞
九边重镇必然千疮百孔
岁月静流抚不平不一样的过往
镇北台刺眼的灯光射不穿明清的城墙
玉砚桥幽静的悲伤找不到重生的渴望
我知道消失的味道
在无奈中无奈在凄凉中凄凉
我终于在万佛楼的下方沐浴佛光
我终于在钟鼓楼的路间幻听音响
晨钟暮鼓是多么的诗情画意
你寻求一生的惬意不就是神游四方
听惯了信天游的孤独与粗犷
看惯了黄土窑洞的厚重与坚强
所有的束缚都是心魔所致
所有的见到都是心有所想
我看见他们把诗词挂在树上
千百年的绝句在微风中飘荡
一片冰心在不在玉壶我不知道
无定河边的白骨肯定在可怜中被反复吟唱
我看到每一盏灯笼都是一个脸庞
秀气与慓悍都是一个过往
花朵盛开的再好都随风凋落
没有一朵被夹在历史的书中散发幽香
我看到流动的人群敷衍成随波逐浪
停不下来停不下来或许是根本不想
我和他们一样在流动中失去了自我
谁在呼唤我梦在远方
一声长叹打破千年的遐想
石艺人家用篆文书写的牌匾闪闪发光
他们说非遗的展览真的很好
我在這寂寥的街上找不到了方向……
小 院
小 院
一一致敬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
风从一场小酒刮起
越来越烈
梦从一片灯火开始
越走越远
思念从一个话题打开
越聊越邪
童年从一个记忆走来
越嚼越甜
五十多年的奋斗换不来灵魂一歇
五十多年的渾浊换不来灵光一现
蓦然回首
原来你仍在五十年前的那方小院
那时的我只有自己
我的快乐是由衷的闪现
小院是开饭时母亲的一声吆喝
我全部的负担只有满身的尘土担心母亲看见
现在的我没有了自己
我的快乐是让每一个家人露出由衷的笑脸
小院是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
只在夜深时让自己放下一切
那时的我喜欢坐在门板支成的课桌上写作业
喜欢睡在门板支成的床上渡过夏夜
小院是父亲在葡萄树下讲述的古潮
听了一遍又一遍依然新鲜
现在的我很难坐在书房的桌前约见前贤
望着脚下的万家灯火亦多沉默寡言
小院是埋在心底的一首老歌
哼一哼都觉得年代久远
快是这个时代的标记
让我们失去了品味生活的能力和时间
仿佛一但慢下来
我们就失去了一切
浮藻似放开了的新冠一样
每个人都会中枪却无视它就是梦魇
我们把沉静抛在脑后
却不知道追求的都是昙花一现
那些宁静而平淡的日子哪儿去了
那个从容而无忧的童年哪儿去了
那一声吃饭了的吆喝声哪儿去了
那一个血战金沙滩的古潮哪儿去了
风从一场小酒开始
越刮越烈
梦从一片灯火开始
越走越远
不管你风起云涌
不管你度日如年
不管你肩担万斤沉重
不管你心装俗务三千
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一方小院
相信每个人都有让你追忆的童年
累了,就在葡萄树下歇一歇
困了,就在门板支就的床上闭闭眼……

诗意无限,我们将会在各地合适地点,建立创作基地,欢迎有意向的朋友,欢迎沟通!联系电话:13518698823(微信同号)
邮箱:9110266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