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网作品精粹 >> 中国新诗协会“类乌齐牦牛杯”作品展13
详细内容

中国新诗协会“类乌齐牦牛杯”作品展13

时间:2024-12-30        阅读

微信图片_20241219145214.jpg

微信图片_20241219145301.jpg

微信图片_20241219145316.jpg

微信图片_20241219145325.jpg

昌都牦牛赞

文/罗春

雪域高原意韵长
昌都绿野育牛强
连天茂草风盈耳
遍地繁花雨润岗
肉嫩脂香身力健
色优味美口碑芳
悠游岁月声名远
品质超群气势昂


家山好•牦牛远韵珑(无名氏谱)

文/ 朝来晚去

类乌齐县宝无穷,攒峦翠,谷川通。群山雪岭千秋立,势如虹。寺观伟,舞师雄。
牧歌悠逸牦牛壮,啃嚼草青丰。冈坡放养,膘肥味美质优浓。声名远韵珑。
2024.12.18.



      
类乌齐牦牛赞歌
作者:王赛清

(一)
藏域大山靓,牦牛肉食香。
  游人多品味,笑语率成章。
(二)
百种药材为膳馐,天然绿色肉香优。
高原馈赠有多大,食界齐夸第一牛。

诗词四首


七律·花海瑶池秘境边

程安林

花海瑶池秘境边,类乌齐美绽开鲜。

低高错落奇峰靓,左右缠绵黛谷妍。

漾绿莹红描碧水,镶珠嵌翠起轻烟。

一声岭卓欢欣舞,惊艳人间几百年。

注:岭卓是颂扬格萨尔王的一种舞蹈。


七律·藏牦诺尔最倾城

程安林

黑影雄身草地行,藏牦诺尔最倾城。

双眸可辨千山动,两耳能分万壑鸣。

力大无比驮世界,奶多有味享盛名。

抗寒耐氧生蛮劲,头角峥嵘任纵横。

注:“诺尔”是对牦牛的爱称。


鹧鸪天·牦牛赞歌(词林正韵)

程安林

头角峥嵘立藏疆,耳轮耸立向天扬。

双眸如电穿云雨,四腿生风跨野荒。 

耐寒暑,抗冰霜。卧原嚼雪著华章。

力强无比驮天下,觅素生蛮盈奶香。

注:藏民赞颂牦牛觅素食,生蛮力,卧冰嚼雪,耐严寒抗低氧,奶水多而生馨香。


水调歌头·彩色类乌齐(词林正韵·毛滂体)

程安林

彩色小瑞士,野趣满荧屏。三江花苑璀璨,冰洁玉清生。六色五颜世界,险峻雄奇胜景,洒脱惹人惊。宁静和祥在,美艳画不成。

襟仙山,带碧苑,揽风情。流光溢彩,童话世界聚精灵。河谷逶迤闪亮,绿草葳蕤集翠,处处露峥嵘。岭卓舞声起,秘境最倾城。

注:类乌齐在藏语里是“大山”的意思,素有“彩色类乌齐,“三江花都城”、“昌都后花园”等美誉,被誉为西藏的“小瑞士”。岭卓是颂扬格萨尔王的一种舞蹈。




花语 作品:

查杰玛大殿|


隐去画师,隐去七百年风霜

枝状焰火

隐去鹊鸟衔枝筑巢

霹雳闪电

穿越极地嗔痴富贵喜乐

以红白青三色支撑四方

藏汉融合混搭尼泊尔温润

查杰玛大殿

仿佛藏东,秋日午后

体态丰腴,清新迷人之蛋糕


万花筒旋转,漏下天光

我混迹人群,怀揣忐忑窘迫茫然坚定

脱帽入殿

满目佛像,珠宝松石镶嵌于墙

红袍僧侣有序讲解 

他提到格萨尔王的马鞍

八瓣莲花,金属造像

明清唐卡,雕刻精美之经版

人们称其堪布

他语调谦恭,步态从容

虔心拜佛之人,表情庄重

凝神屏气,心怀炽诚


退出大殿

廊檐下,手持佛珠转经之人

垂首信步


神鸦歇在檐角,金色龙头之上

微风摇动,铜铃发出脆响

2024/11/25/17:09北京

(注:查杰玛大殿,又称类乌齐寺

建于元至元十三年,1277年

由高僧桑吉温创建 )



类乌齐牦牛|


高原的孩子

你是念青古拉山自由呼吸中的一缕

古法中的幸运,膘肥体壮

食百草,风餐露宿

去绳弃栏,饮雪为羹

纯天然高原牧养

黑绒加身


背靠伯舒拉岭山脉

漫步他念他翁山向阳矮坡

随澜沧江一路向东

绿风习习,阳光温软

从色吉神山雪峰,到尚卡乡达让村

海拔4300米的温差,滋养致密弹性

低头食盐

仰脸歌唱

奔跑,跳跃,闲卧

以鲜嫩喂养软糯

草原广阔,水草肥美

以粗重牛头,抵住蓝天

以宽平额头

平息奔腾千里之浊浪


还汤汁以澄醇,以味道独特

富含多种营养,入心抓胃

享誉世界

2024/12/17/16:14北京



崩勒溶洞|


与火山林相对而坐

怀揣的葫芦,是怀孕的山峦

水蛀的喀斯特地质地貌

掏空了你

你用光阴喂养乳状溶岩石芛石竹

制造的潮声

领仙人修炼,栓马

吹响巨螺


你站在桑多镇神山的肩膀之上

内置的醒觉,被圣洁充斥

引游客朝拜,观赏,洗心

2024/12/15/13:23京东



法器|


身形合一

指哪儿打哪儿,作为器皿

你必在沸水的溶炉里接受熬炼

铁砧锤打

舀走的星光

要回归金丝绒柔软的天空

放飞的鹏鸟,要缩回身形

委身于佛

垂丝豆纵深的火苗

要掐而不断

燃烧,熄灭

覆灭,燃烧,重生

何人不是俗世庸常

数度轮回里的归转


墙嵌的珠宝,图腾

格萨尔王的战刀,修心的泉眼

都似法器

精致的佛像,唐卡,矜贵经版

都似法器

甚至你身披的红袍,牙齿,血液,身材

闪亮灯盏里的豆光,你说话的腔调

木梯

人们对你的尊称:堪布


都似法器

2024/12/15/13:18京东



马鹿跑过长毛岭|


从横断山峡谷,到高原湖盆

依次生长着圆柏,云杉

人类的智慧与虚无

从不因山高路陡,有所节制

树荫下的毛忍冬,糙皮桦

默默归拢着山间静谧

静谧中奔跑的马鹿


阳光扫过树影,山间溪流

扫过人类的贪焚与私欲

奔跑中的马鹿带着风,带着逃亡中的山梁

越变越小


在海拔3800至5000米之间

马鹿停止了奔跑

这里,金钱钓,白唇鹿,斑尾榛鸡,雪豹,岩羊

低头吃草,撒欢,追逐。在这里

共同的家园:长毛岭

拒绝打杀狩猎

人类觉醒的成长

要留住马鹿,留住绿色

人与动植物

和谐共生的世界

2024/12/17/21:49北京



康巴花都|


每年5至9月

距类乌齐县8公里的康巴花都

沉浸在一片花海之中

摇曳花香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打卡

人们在花间拍照,闻香

只是他们不知,1300多年前的文成公主

沿着唐蕃古道进藏

经类乌齐,丁青,那曲

走过茶马古道

创造了丝绸之路上的传奇

千年马蹄声渐远

文化遗存始见今


三江花都城,彩色类乌齐

来春,期待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期待崇山峻岭之间,一场美丽的邂逅

康巴花都

有你,有我,有格桑

2024/12/17/21:49北京



藏东秘境.卡玛多塔林|


澜沧江供养着一片沃土

藏东之东

依山傍水,古木参天

距类乌齐县城25公里的卡玛多乡

堆叠着,迄今为止

最出彩的玛尼堆,其实

它的每一块石头,都潜藏一个善愿

护卫着岁月摧残

屹立不倒的108座佛塔


仿佛108位梁山好汉

历经半个世纪洗礼

集体护卫着类乌齐国道317右侧的山坡

八佛塔,方形怪塔,三米小塔

交错林立

古老建筑保持着最初形态

佛塔,经阁用木条和泥土层叠搭建

倒掉的22座佛塔,抵挡了什么

又隐去了什么


小经堂里

莲花生大师仍在打坐

转经筒祈祷人间祥瑞

夕光和煦

塔林周围刻着六字真言佛像的玛尼堆

时常有转塔的村民

牛羊经过

2024/12/17/23:21北京



秘密花园.伊日峡谷|


“抱泉去病,神清气爽”

可以治愈多种疾病

从神山脚下岩缝中涌出

的伊日温泉

是上苍赐予这片土地的秘密花园


距类乌齐县城不远

沿214国道向北

从伊日温泉到伊日峡谷

苍翠古柏嫁接青稞田园

峡谷湍流,侧身带走白雪

芳草凄凄,繁花似锦

澄澈山溪引领一路美景

仿佛置身瑞士,恍惚间

当日湖如同身披戎装的隐士

茂密森林倒映湖面

绿幽叠翠,枯木逢春


昂曲河混浊而汹涌

置身山顶绝壁

昂曲河在两山之间杀出一条血路

率性而去

2024/12/18/0:23北京



类乌齐。初冬。雪|


白雪覆盖了大地、近树、远山及寺庙

压缩的冷,让藏袍变薄

让格萨尔王的战刀闪着寒光

大脑的中枢神经,变得迟钝

投影在手机的分行

提着苍白,絮叨,自哀自怜

血流缓慢而浑浊,似是而非

伤害判断,悬浮中的深刻

变成浮光掠影

缺少力度的叙述

绕过柴垛,青稞架

在通往类乌齐神山的路上

倘恍又迷离


雪让路途变得更美、更洁净

湿滑加速了行驶的难度

冷使人激灵

缩手缩脚


觉醒,等同重生

2024/12/18/09:08北京



强巴林寺|


阳光强的睁不开眼睛

强巴林寺

深蓝天幕中的白云

在移动

我留恋远山,红瓦白墙

金色琉璃制造的色差

留恋人间烟火

执念者散发的馨香之气

磕长头者经年不息的虔诚

与红袍少年提桶的奔跑

形成这个上午拾阶而上的激流

深湛天空

团状白云,仿佛被牛奶洗过一般

我相信每一个宗教的发愿,都是向善的

请允许我,以审慎的视角

靠近圣域


更多的青年僧侣提着木桶

一步一步踏上台阶

我听到整齐的诵经之声

磕长头的人一跪一拜

我的心也随着他们的跪拜

高低起伏

2024/09/19/10:15西藏



孜珠寺|


车在盘山公路绕来绕去

腾起的黄尘,仿佛战场

短兵相接的卡车货车,让能见度

低到极致的山路

更见惊险

绕不过的黄尘,仿佛入藏

绕不过的寺庙

隐约的诵经声,随数次腾空的雄鹰

为转经筒和藏袍红凭添某种神秘

六座神山分别代表了六字真言

身穿蓝衣的向导口若悬河

拾阶而上

偶遇珍珠鸡

观景台合照,指认的天葬台在朱红的围墙里

显得肃杀

我没有爬到天门洞最后的台阶

作为一个旁观者

我相信上苍能看到智者的忠诚

如同天空在雨后

现出湛蓝

2024/09/25/15:28西藏



芒康千年古盐田|


是谁撇离况味里的咸

一路哭哭涕涕

跨过横断山脉,将袖口的泪水

洒在芒康与德钦之间

让奔腾的澜沧江在此咆哮

沸腾。结晶


那房檐上长长垂吊的控诉

是盐

那层层叠叠木棍支撑红泥围困的苦水

是盐

从吐蕃时期开始


这苦水被舀了千年

还在舀,还在舀

需大光,大风,毒日头

一遍又一遍

翻晒

来医治它的疼

它的苦,它的言不由衷

2024/09/21/11:52芒康古盐田



硕督古镇题字|


秋风打了一个响指

散开的乌云,捧出蓝天

一路兼程,马不停蹄奔跑的我们

终于抵达硕督古镇

团结广场打卡

幸福路上转身

洛隆庄郭,舞动曾经美好

硕督舞狮,传颂千年吉祥


我们蹲下来在米色的墙上题字

蹲下来的阳光打在脸上

诗人刘年海男和我,写下衷心祝福

团结树下合影的我们

每一个都像是杨柳树上的叶子

宿命的风把我们聚在一起

宿命的风

终将我们一片一片打散


忙着赶路

我们没有来得及品尝硕督泡菜

布日糍粑

就再次踏上茶马古道


匆匆,赶赴它乡

2024/11/24/18:37北京



邦达草原遭遇藏狐|


怀揣来古冰川绝尘的清冽

再次踏上怒江72拐

一路奔波

目睹怒江野马般的狂涛

抚摸峡谷褐色山梁

在黄昏升腾的灰雾中

紧贴大地胸膛

不计来来往往车辙荡起的尘烟

与各类重卡拖卡油罐车水泥车面面相觑

提着心跳,提着秋天最后的缓抒情

抵达邦达草原


突然,一个声音高喊:藏狐……

顺声望去,草原上狂奔的影子如同闪电

手快的相机按下快门

藏狐秀气的脸嘴,带给我们震撼

也带给我们欢欣

一路弯弯绕绕

闪亮的溪水河

哈达般缭绕的白云啊


陪我们,一路欢唱

2024/11/24/20:29北京



珠姆马鞍山|


在邦达草原打尖

在磨坡拉山留影

与闪亮的溪水携手

与拦路的牦牛,对峙


在午后的尘光中

你驮着青稞架

驮着群山,驮着漫无边际的白云

驮着古往今来,络绎不绝的商贾

珠姆马鞍山,飞驰茶马古道

飞驰在八宿与洛隆之间

与其说你是马鞍,倒不如说你

是飞驰的骏马


像孕育时光的彩超

又像母腹,隆起的心跳

2024/11/24/20:29北京



从嘎玛乡到江达|


无际草原,无尽的戈壁

无尽游走在路上拥挤的牦牛

带着污泥浊水一往无前,无尽奔腾的澜沧江

无尽飘浮蓝天,变幻的白云

好的坏的

来来去去颠簸的心情

在路上,还有一位川籍罗姓司机播放的

80年代90年代

一代人青春的序曲

在嘎玛乡到江达200多公里

遥远的途中

我们共享了这一切美好


黄昏,我们将迎来

更多美好

2024/09/19/18:48拖伦溏



扎曲河蜿蜒流淌|


秋雨敲打车窗,远山和近草

黄褐与灰蓝

勾勒出地平线,天际的遥远

我们在一路高唱流行歌曲的亢奋中

走过100公里

嘎玛乡乡政府湛蓝的天空

美丽的唐卡,精致的铜像

纯真孩童害羞的表情,古朴的嘎玛寺

在倒退的车辙里

成为铬刻心板永久的印记


终于见到传说中的扎曲河

它宽阔的水面倒映着昌都的天空

它一路走来,与昂曲在昌都

汇聚成神话般的澜沧江

那弯弯绕绕百转千回的停顿与逆转

或犀利,或含蓄,或沉默、或咆哮

耗尽勇气与无畏

只为在山间,自由歌唱

2024/09/19/19:18昌都江达



绒曲河的夕光|


夕光如瀑,从白云上方洒落

仿佛被黄昏筛过

雾一般

吸引我多次从车窗探头抢拍

一晃而过的白塔

背包前行的僧人,戴藏饰的女人

都是我焦距里的过客


某一瞬间

蜀葵尊贵如女王

高仰着红色的颈项

从石墙上方俯瞰人间

行人,快车

低于尘埃的痛与苦

2024/09/21/18:11西藏绒曲河



东达山,海拔5130|


一路跌跌撞撞

交换走走停停

从芒康至左贡的路程

起伏跌宕

黄昏时分

夕阳如同身手敏捷的戏法师

用细碎的金线为暮色加冕

万道光芒洒在山间

梦幻般的穿越,使我们忘记

身在悬崖

狂奔的加长货车

拖着水泥,燃油的闷罐车

与我们交叉而过

在无数弯道与拐角

超车的瞬间

我的心提起又放下

放下又提起

仿佛生死拉锯


当我们终于见到黑暗中

高高耸立点亮的灯箱:

东达山,海拔5130

才幡然醒悟

我们已成功穿越318国道

克服了高反的危险

抵达318最高端

2024/09/21/20:38西藏左贡



此生必驾318|


走过72拐的所有弯道

以后人生尽是坦途

这是318打卡平台的广告

我们在此合影,领受其中真意

其实

川藏线的多半路程都在崇山峻岭中穿梭

怒江裹携着红色泥沙

向远方奔腾

喧嚣的河水发出巨大轰鸣

一路坑洼一路堵

就连两岸山的颜色也由灰绿变成土褐色

无数的路段写着事故多发地

请减速缓行,无数

拖着钢材的大卡车

拖着供给的车军

拖着水泥的闷罐车

拖着数十鸡笼的货车

走在我们的前方

或与我们相对而来

在曾经塌方之偏窄之地

我们的车更是小心翼翼

一路避险

绕开所有误区

无数次超车的提心吊胆

让心悬起来

有时还因关窗不及

弄得满脸灰土

在数次的掩面咳嗽中,穿过险境

2024/09/23/04:37西藏昌都八宿县



怒江从远方携带怒气而来|


此生必驾318,说的是此路凶险

路窄,弯多

路破,车多

有些地方还在修路

因修路造成拥堵,以及各色车等

不顾一切的超车

318的风景就是让人见识

什么叫破路和破车

两片陡峭的山间

刀削斧砍的山体,有些地方

有滚落的大片山石

怒江从远方携带怒气怨气

轰鸣而来

一路滚过318

它更像是引领前行之路的向导

2024/09/23/04:53西藏昌都柏宜酒店



三色湖让人语无伦次|


它用美堵住了我的口

它用美,魅惑了我的心

它美到让人心醉

水色云天

仙境一般,想起海子的诗句: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们在三色湖拍照

但是,不论怎样

三色湖的飘飘若仙,我们装不进相机


之后,木质的栈道引领

我们用半小时,爬了无数台阶

看到黑湖

幽兰的颜色,仿佛一颗蓝宝石

镶嵌在蓝天白云

山水之间

2024/09/24/14:41西藏昌都三色湖



去然乌湖的路上|


雪山,白云,蓝天,木架上的草垛

红色山岩,麦金色的草坡

两山间奔腾清澈的河水

远直时代星球大战留下的石头

微熏的心情


没有比这更美的了

2024/09/24/12:17昌都显俄村



类乌齐,牦牛的天堂(组诗)


文/黄清水


1

 

在类乌齐县,春天把牧场养得很精致

无穷无尽的天空紧随在目之所及的地方

星辰和类乌齐牦牛各分日夜,占尽天时

也享尽地利,牧民们世代因地制宜放牧牛羊

利用人和的优势,来

练习关于3700米海拔的抒情

 

每一只类乌齐牦牛,阅尽斑斓的野花

也眷恋绵绵不绝的牧场,它们行走在

柔情的世界里,一边用坚硬的啮齿抵近

丰腴的山岗,薄薄的夜色

一边又用柔软的舌头舔舐走过的道途

 

2

 

在青藏高原,类乌齐牦牛朝饮天山雪水

暮溯夕阳的霞光相拥而眠

几千年的驯化史,在这一刻握手言和

它们和牧民们共同拥有广袤的森林、草原、雪山

拥有高原的美学涵养,散发命运的芬芳

 

吉曲、柴曲和格曲由西北向东南流去

滋养了类乌齐牦牛率真的秉性

它们奔波在雪域高原,就是“雪域之舟”

它们是雪域高原的一员,耐粗、耐劳、擅走

陡坡险路、雪山沼泽、游渡江河激流

每一只类乌齐牦牛,都在诠释牧民的性格

也在拔高康巴人厚重的品质

 

3

 

这里是青唐古拉山余脉,类乌齐牦牛

栖息的地方,这里有峡谷和高耸的群山

空旷的风拥有大把的阳光和河流,静谧的河流

拥有最辽阔的风景和清新的故事

康巴藏装在这里甩动着长袖,游牧的生活

平凡中沿袭千百年,英雄的“高原吉普赛人”

也润色了这片奔放、豪爽、阳刚的土地

 

类乌齐牦牛刚好占有整片高原

成为牧民们幸福的注脚,是它一生的价值

与澜沧江支流一同见证着小康生活

认准着乡音的归属,类乌齐牦牛似乎

就成为身驮着雪域高原致富经的传经人

一步一步地走向富足的未来

 

4

 

一头头类乌齐牦牛是脱贫增收致富的宝贝

专注于雪域高原的洗礼,不可辜负的时光

类乌齐牦牛紧贴时代的步伐,蕴藏无限生机

在阳光下闪光,拓宽时代的脉搏

 

牦牛与类乌齐牧民互相成全,一齐憧憬

这片土地的未来和命运,他们用奔跑的姿势

擎画着类乌齐县血管里流动的血脉

芳心与牦牛肉碰撞,交错着鲜嫩的心事

与炊烟、鸟鸣、雨声、青草……为邻

热烈的青稞香打开废弃已久的心窗,我探出头去

被丰收的田野迷惑,成群的牦牛不拘一格

它们都是类乌齐刻骨铭心的特产

泛起游子内心的涟漪,也掀开游客目光中

专属类乌齐别开生面的篇章

 

5

 

在梦幻般的草原和高山,雪域和空谷里

每一寸草本生长的土壤,都是

来自造物主的恩赐,牧场上奔跑的牦牛

怎么不是类乌齐原始的符号

 

牧民们崇信力量美,它就驮着整座山河

在地图上摊开高原的柔与刚

崇信康巴英雄结,所有的康巴汉子就像巍峨的山

辽阔的澜沧江一样不知疲倦地挥洒

枕着不老的时光,康巴人有遗世独立的灵魂

横亘在山谷中,用心中的真、善、美

衔接大爱的雪域高原,他们放牧牦牛于草原

眼里积蓄了时代宏伟的蓝图,他们生活在这里

像孩子生活在乐园,用天真写一首诗


简介:黄清水,1990年生,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天马诗社发起人之一。作品散见《福建文学》《星星》《诗刊》《诗选刊》《长江丛刊》《北京文学》《边疆文学》《诗潮》《中国校园文学》《绿风》等报刊。曾获《诗刊》第七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让诗酒温暖每个人”全球征文活动金麒麟奖、《十月》“大美璜泾·吴家湾花海之约”现代诗创作大赛、宁波“春天送你一首诗”、《星星》诗刊第六届“恋恋西塘”诗歌大奖赛一等奖以及《诗探索》杂志首届诗人眼中的“莱西经验”全国诗歌大奖赛主奖等全国诗歌大赛奖项。



类乌齐牦牛,藏东高原上的躬耕者


                 作者:王树军


(一)


站在海拔5千米的峰顶,昂首挺胸


所以你看得很远,如同躬耕的老农,


墨守着圣境,将银锄挥舞


打碎一个个云朵。埋头在岩层里咀嚼地质分层。天宇爆发笑声,朝拜的犄角,


宣泄出一对彩虹!


流动成为峰景,心血汹涌的跳动,


延长思想者的情感。逻辑,


不再那么懵懂,轻吼与嘶鸣,


孑然等同。



(二)


生态的原色,是那么凝重和肆虐。


天然得无拘无束,疯狂撑起天际和生命。


纯净给绿色注入尊崇,本真不再是梦!


毛发与瀑布的镕铸,挡不住脂肪酸的冲动,


强加成内核的风景。灵性成为口福和飨梦。


坚硬得和岩石一样凶猛,释放出回馈苍生的柔情。


这是你,高远的最后例证!



(三)


类乌齐的空气里,总有一股一缕的冲动。


带着蓝天绿草,唱着神秘曲风。


似精灵在洄游,聆听着三江的涛声,还有花都的翅膀。


亘古,彩色,铿锵,且激扬!


类乌齐的牦牛,从此不再流浪。


宿愿被叫醒。为烟火气的鲜香,燃尽身躯和力量!


你的生命,自此披上了荣光。


与高原一样,走向世界的远方……




作者:王树军     联系电话:13845904321


通联: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喇嘛甸东华集团



类乌齐牦牛:高原的黑素精灵
作者 何国胜 

类乌齐的苍穹下
牦牛是大地写就的诗行
黑缎般的皮毛
吸收着藏东的阳光

它的蹄印,深嵌高原的土壤
驮着岁月,与牧人共赴风霜
帐篷与炊烟,是生活的注脚
牦牛的奶与肉,滋养着希望生长

伊日峡谷间,溪流欢畅
牦牛漫步在翠绿草场
茶马古道上,历史悠长
它是往昔繁荣的见证者,脚步丈量着远方

在转场的长路上
牦牛是忠诚的伙伴领航
它的存在,编织进文化的网
经济的弦上,弹奏起发展的乐章

彩色类乌齐:三江的梦幻花都

类乌齐,彩色的画卷在舒张
三江汇流处,文明的花绽放
历史的风,拂过古老的城墙
传说与故事,在街巷里深藏

自然风光是神赐的宝藏
森林与草原,铺展了生态的床
湖泊似镜,倒映着蓝天的光
鸟儿与牦牛,共同谱写着和谐的乐章

卡玛多塔林,宁静安详
石塔在岁月中诉说沧桑
乃查姆玛尼堆,神秘守望
吸引着朝拜者,心灵在此安放

繁花似锦,点缀着每寸土壤
文旅的路,通向繁荣的远方
类乌齐,在时代的潮头起航
人与自然,相拥着书写辉煌

牦牛与类乌齐的交响

类乌齐的土地
牦牛是灵动的音符跳荡
从远古走来
奏响生命与自然的合唱

它在晨曦中耕耘起希望
牧歌里有它憨厚的模样
民俗的舞,因它而更具力量
产业的链,它是坚实的桥梁

类乌齐之境,美景琳琅
长毛岭的鹿,与牦牛相望
查杰玛大殿,金顶辉煌
宗教与世俗,于此交融共长

类乌齐县,以牦牛为勋章
生态的理念,绘就的是发展的纲
在高原的舞台上
演绎着永恒的和谐之光

 

类乌齐牦牛,藏东高原上的躬耕者

                 作者:王树军

(一)

站在海拔5千米的峰顶,昂首挺胸

所以你看得很远,如同躬耕的老农,

墨守着圣境,将银锄挥舞

打碎一个个云朵。埋头在岩层里咀嚼地质分层。天宇爆发笑声,朝拜的犄角,

宣泄出一对彩虹!

流动成为峰景,心血汹涌的跳动,

延长思想者的情感。逻辑,

不再那么懵懂,轻吼与嘶鸣,

孑然等同。

 

(二)

生态的原色,是那么凝重和肆虐。

天然得无拘无束,疯狂撑起天际和生命。

纯净给绿色注入尊崇,本真不再是梦!

毛发与瀑布的镕铸,挡不住脂肪酸的冲动,

强加成内核的风景。灵性成为口福和飨梦。

坚硬得和岩石一样凶猛,释放出回馈苍生的柔情。

这是你,高远的最后例证!

 

(三)

类乌齐的空气里,总有一股一缕的冲动。

带着蓝天绿草,唱着神秘曲风。

似精灵在洄游,聆听着三江的涛声,还有花都的翅膀。

亘古,彩色,铿锵,且激扬!

类乌齐的牦牛,从此不再流浪。

宿愿被叫醒。为烟火气的鲜香,燃尽身躯和力量!

你的生命,自此披上了荣光。

与高原一样,走向世界的远方……

 
藏东明珠:类乌齐的魅力画卷
文/周其运

在广袤无垠的藏东高原之上,有一片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土地——类乌齐,它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高原的怀抱中,静静地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这片土地不仅承载着大自然的深情馈赠,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被誉为“彩色类乌齐·三江花都城”,以其无与伦比的美丽景致和悠久历史,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与心灵。
在类乌齐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牦牛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生灵。它们是高原的骄子,是大自然赋予类乌齐人民的宝贵财富。这些牦牛身躯魁梧,肌肉线条在乌黑发亮的皮毛下若隐若现,宛如披着黑色绸缎的勇士,在广袤的草原上悠然自得地踱步。它们或低头啃食鲜嫩的青草,或抬头凝视远方的雪山,那沉稳的步伐与大地的心跳同频共振,共同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绝美画面。对于类乌齐的人民来说,牦牛不仅是维持生计的重要资产,更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亲密伙伴,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类乌齐的历史,恰似一首从远古传来的古老长歌,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岁月的沧桑与智慧的光芒。在这片土地上,古老的传统习俗代代相传,像是永不熄灭的火种,照亮着人们的心灵。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时光的磨砺中愈发醇厚,成为类乌齐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当我们踏入那些古老而庄重的寺庙,只见金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五彩的经幡随风舞动,猎猎作响,仿佛在向天地诉说着人们的祈愿与祝福。寺庙中弥漫着醇厚的酥油香,那是信仰的味道,萦绕在鼻尖,久久不散。耳边传来的诵经声,悠扬而深沉,穿越千年的梵音引领着人们的心灵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感受那历经岁月洗礼却从未动摇的信仰与坚守。
类乌齐的自然风光更是美不胜收,宛如一幅由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绚丽画卷。连绵起伏的雪山高耸入云,峰巅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圣洁而耀眼的光芒。它们宛如一群身着银甲的巨人,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让人心生敬畏。广袤的草原如同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向远方无限延展,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草地上点缀着五彩斑斓的野花,它们在微风的轻抚下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淡雅的芬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灵动与美好。奔腾不息的河流宛如灵动的丝带,蜿蜒穿梭于山谷之间,清澈的河水撞击着岩石,溅起洁白的水花,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为这片宁静的土地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力。
在类乌齐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已经化作生动鲜活的现实场景。这里的人们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他们深知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从大自然中获取生存所需的同时,也用最真挚的情感与实际行动去呵护这片土地。牦牛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衍,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雪山依旧保持着它那圣洁庄严的姿态,俯瞰着世间万物;草原如绿色的海洋,波涛起伏,生机盎然;河流奔腾不息,清澈见底,流淌着生命的力量。一切都保持着最原始、最纯净的状态,仿佛一幅未经雕琢的自然画卷,展现出大自然最本真的美丽与和谐。
类乌齐牦牛与当地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宛如一幅水乳交融的生活图景。清晨,当第一缕金色的阳光洒在草原上,唤醒了沉睡一夜的万物,牧民们也迎来了新一天的劳作。他们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牛群,眼神中充满了温柔与关切。在与牦牛相依相伴的日子里,牧民们熟练地挤奶、放牧,这些看似平凡的劳作却蕴含着无尽的生活智慧与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牦牛以其丰富的产出无私地回馈着牧民们的辛勤付出,为他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奶制品和美味可口的肉食。在寒冷刺骨的冬日,牦牛那厚实温暖的皮毛成为了人们抵御严寒的天然屏障;而在喜庆欢乐的节日里,牦牛肉更是成为了餐桌上的主角,人们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分享着丰收的喜悦与团圆的幸福。那一刻,牦牛所承载的不仅仅是食物的价值,更是亲情、友情与邻里情的纽带,凝聚着类乌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在文化的广袤星空中,类乌齐牦牛也闪耀着独特而璀璨的光芒。在传统的绘画与精美的雕刻作品中,牦牛的形象频繁出现,它们或以矫健的身姿奔跑于草原之上,或以沉稳的姿态静卧在雪山之下。每一处线条、每一个笔触都饱含着艺术家们对牦牛的赞美与敬仰之情。因为牦牛早已成为力量与坚韧的象征,是这片土地上人们所崇尚的精神品质的生动写照。在民间流传的故事里,牦牛常常化身为勇敢无畏、智慧超群的英雄角色,它们或是带领着人们战胜自然灾害,或是帮助牧民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这些故事口口相传,在岁月的流转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类乌齐人民,成为他们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源泉。就连那悠扬飘荡在草原上空的牧歌中,也常常萦绕着对牦牛的深情赞美与诚挚感激。那质朴而动人的旋律穿越山川河流,传唱着牦牛与类乌齐人民之间深厚的情感羁绊,让这份独特的文化记忆在时光的长河中历久弥新。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宛如一层金色的薄纱,轻轻地洒落在类乌齐的每一寸土地上,为这片大地赋予了一种如梦似幻的朦胧美感。远处的山峦被染成了橙红色,像是燃烧的火焰,与天边的晚霞相互辉映;广袤的草原也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微风吹过,泛起层层金色的涟漪。牧民们驱赶着牦牛,缓缓向村庄走去,那成群的牦牛在夕阳的映照下宛如一支凯旋而归的队伍,它们的身影被拉得长长的,投射在草地上,形成一幅温馨而祥和的画面。此时,村庄里炊烟袅袅升起,那淡淡的烟雾缓缓升腾,弥漫在空气中,散发出家的味道,那是一种温暖、宁静而又令人安心的气息。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一片温暖而宁静的氛围之中,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忘却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只想静静地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类乌齐这片神奇的土地以其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着自然生态之美与人文历史之韵。它宛如一本厚重而精彩的书籍,每一页都写满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与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又似一首激昂澎湃的交响曲,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生命的活力与和谐的旋律。在这片土地上,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宣传口号:
文/周增芝

1.醉美类乌齐,一品牦牛香。
2.藏韵悠长,牦牛飘香。
3.类乌齐牦牛,牛气冲天。
4.类乌齐牦牛,行走的藏味文化。


周增芝,男,笔名旭鹤,山东莱芜人,中国诗歌网会员。已在各种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四百余首,入选各种诗集二十余部,并多次获奖。

宣传口号:
作者:罗春

类乌齐牦牛,雪山为证,生态共享。

      类乌齐牦牛宣传口号
文/王忠平(湖南)

类乌齐牦牛,牦牛中的牦牛

类乌齐牦牛,高原上最美的童话


类乌齐牦牛杯”宣传口号征集
文/陈玉民

1、精彩的未来  从类乌齐起航

2、大美类乌齐  人间幸福地

3、大美类乌齐  天下属第一

4、类乌齐美景  终生难忘

5、千年古韵    尽在类乌齐

6、类乌齐美景  魂牵梦萦

7、大美类乌齐  一生钟爱

8、爱上类乌齐  一生光顾


宣传语:
文/陶士云

类乌齐风光秀,草原牦牛就是牛!

作者简介:

陶士云,文学硕士,现供职东北电力大学,文学爱好者,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文学的探索,已发表作品 100 多篇次。


     宣传广告语:
作者:王赛清


百余种药材喂养大,类乌齐牦牛香天下。 


 宣传口号:
文/徐华(花语)

类乌齐牦牛 食百草 饮雪为羹

天然放养 入口难忘


花语:诗人、画家、策展人,参加诗刊社第27届青春诗会,曾获国家诗人地理访谈奖、华语十佳诗人奖、第三届中国长诗奖,第四届海子诗歌奖.提名奖,首届海燕诗歌奖,《现代青年》十佳诗人奖,《安徽诗人》《山东诗人》《西北军事文学》年度优秀诗人奖等,入选2013中国好诗榜,2001至2010中国网络十佳诗人奖,2004诗歌报年度诗人奖,著有诗集《没有人知道我风沙满袖》等三部,自2017开始习画,多次参加国内大型联展,打造诗画十佳.女诗人艺术展品牌,2021在北京举办首次个人画展。

类乌齐牦牛宣传语

文/程安林

1.类乌齐牦牛,双目如电穿云雨,四蹄生风绝尘埃。


2.黑影雄身草地行,藏牦诺尔最倾城。


3.耐寒暑,抗冰霜。卧原嚼雪著华章。

觅素生蛮盈奶香。


4.抗寒耐氧生蛮劲,头角峥嵘任纵横。


5.双眸可辨千山动,两耳能分万壑鸣。


6.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都比不上类乌齐牦牛肉!


7.要想和藏族勇士一样强壮,那就吃牦牛肉吧!


8.天然、绿色、无污染,惟有类乌齐牦牛王。


9.类乌齐牦牛王,既营养又健康,让你牛气冲天。


10.吃了牦牛王,身似牦牛强。寿比南山乐无疆。


微信图片_20241219145514.jpg

微信图片_20241219145520.jpg

微信图片_20241219145530.jpg

微信图片_20241223085658.png

入会指南

诸位诗友:

      中国新诗协会(China New Poem Association)是经香港政府主管部门登记成立的文学权威机构,是全球各地华人作家、诗人、文字工作者、艺术工作者以及各行各业的文学艺术爱好者们自愿组成的非牟利性的国际新型作家联谊组织。

      协会秉承“二为方向、双百方针”,集结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矢志开创中国文学未来新局面,促成传统文化再度繁荣,引领新时代草根文学快速发展,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低迷的世界文学重振雄风做出“中国贡献”。

      为了续写诗经离骚、唐诗宋词的骄傲,中国新诗协会荟萃了一大批富有潜质的诗友,努力求索新诗创作漫漫之路。我们坚信:众人拾柴火焰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我们不断吸纳有诗意、有情怀、有梦想的朋友,加盟壮大中国新诗协会的力量。

      经研究决定,现发布中国新诗协会会员申请公告,欢迎符合申请条件且志愿加入中国新诗协会的诗友,按照此指南、依据相关程序,办理入会手续。

一、会员制设置目的

     为更好地服务诗友,以会员制凝心聚力、助推成长。同时,仰仗会员诗人的成长提升中国新诗协会的创作实力和社会声誉,从而,真正达成推介新人、繁荣新诗的初心。

二、申请条件

1、拥护协会章程。

2、自愿加入协会。

3、在网络或纸媒发表过或出版过具有一定水平的作品,在创作、研究、批评等领域具有相应成果的个人。

4、热心诗歌事业,积极支持诗歌创作且热衷诗歌公益活动的企事业团体、大中专院校、学术机构、诗歌社团等。

5、国家、省、市、县作家协会会员申请入会享受优先或优惠政策。

6、各地分会、分站可以优先推荐本地有实力的诗人入会。

三、基本流程

       联系此项工作负责人,提交3至5首诗歌代表作,诗作审核通过,申请人按照要求填写、提交相关信息,缴纳会员费后,统一制作、发放会员证。申请人可凭会员编号,参与中国新诗协会针对会员的各项活动。

四、审批程序

1、为了简化手续,方便入会,中国新诗协会会员申办工作采取网络申请、受理、审核、审批的形式,严格执行会员办理程序,为后期助力诗人成长奠定基础。

2、入会申请得到批准,缴费后即可办理入会手续。

3、提倡有条件的会员以适当方式资助协会开展工作,助力协会发展壮大;提倡入会的会员将自己的协会诗刊《中国实力诗人》作为资料订阅,并时刻关注协会公众平台。

五、会员费说明

     会员是协会着重打造、重点推介的对象,享受稿件修改、纸媒诗集出刊、网络平台推介等优先权。为了保障打造、推介的运营经费,入会者需按规定缴纳会费。收费标准为:300元/三年,一次性交齐。

     会员诗友享有“三个优先”:优先在协会微信公众号平台刊发作品;优先在协会纸刊诗集《中国实力诗人》发表诗作;优先参与协会举办的各项诗歌创作、评选、联谊等研修活动。

六、入会联系人

此项工作由协会秘书长段庆锋负责,具体事宜请垂询段庆锋秘书长:

垂询电话:13518698823(微信同号)

【新规从2021年7月18日执行,本公告最终解释权归中国新诗协会】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网站支持 | 管理登录
https://mp.weixin.qq.com/s/N96sz7XQEqgra-bp5nGMvQ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