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高原的馈赠:类乌齐牦牛
作者:巾明
在西藏东北部、昌都市北部,有这样一个迷人的地方——类乌齐县,还有它的特色品种——耗牛。类乌齐在藏语中是“大山”的意思,其东邻卡若区,南连洛隆、八宿,西靠丁青,北与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交界,辖区面积6337.92平方公里。
近年来,类乌齐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本地产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藏东地区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子。
刚认识类乌齐县,稍微不注意看,还以为是“类鸟齐县”,跟鸟有关的地方。其实不然,类乌齐县最为有名的是高原牦牛。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生态,养育出闻名天下的品种耗牛。这种耗牛放养在海拔3700米天然高原牧场上,如今仍是沿用最古老的牦牛“放牧”办法。平日吃的是100多种高原中药材,长得是膘肥体壮,具有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特点,营养价值很高,再加上耗牛“原生态、纯天然、全绿色”和口味浓郁而享誉在世,被评定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随着类乌齐耗牛名气越来越响,产量需求日益增多,实施“种草-养畜一加工一销售”全产业链模式,保护和发展牦牛产业。
类乌齐独特地理位置,造成山间河谷深切、沟壑纵横、峡谷众多、坡向分明、落差较大的特点。最高点是色吉神山雪峰,海拔约5790米;最低处是尚卡乡的达让村,海拔3439米,落差竟有两千多米。境内层峦叠嶂的松林、宁静致远的峡谷与中欧国家瑞士颇为相似,良好自然生态,造就了康巴花都、查杰玛大殿、伊日峡谷、伊日温泉、玛古通洒咧营地、恩达红色旅游景区、白玛岭温泉康养洒咧城、317国道1314打卡点、卡玛多塔林、长毛岭马鹿自然保护区、益吉神山、德青颇章神山、色吉雪山等有名的景区景点。壮观的景区,美丽的景色,赋予类乌齐县“彩色类乌齐·三江花都城”的美誉,被誉为昌都市的后花园、“藏东小瑞士”。
类乌齐除了有好吃的、好玩的,当然了,还有好看的。类乌齐历史悠久,人文风情、非遗文化等更是独具特色。非遗项目如黑陶制作技艺、卡崔制作技艺、藏纸藏墨制作技艺、雅仓嘎赤手工制作技艺等,绘画技艺更是炉火纯青,吾岗唐卡绘画技艺、藏族唐卡勉唐旧画派、藏族唐卡尼泊尔画派等,在当地甚至是整个藏东地区都是享有名气的。类乌齐有自己独特的日巴寺岭卓舞、甲桑热巴、查杰玛寺格萨尔羌舞等舞蹈,在格萨尔王歌剧表演节日(德色节)、类乌齐仲确节等节日,都能看到精彩绝伦的舞蹈。还有,县银器(银匠家族)手工艺、传统皮匠工艺,更是远近有名。
近年来,类乌齐县以温泉为核心,着力打造生态产业基地和生活娱乐基地,每年的节假日和周末,吸引了周边地区众多客人前来体验。再过多一个多月,就是农历新年的到来。喜迎新春,类乌齐县将在拉萨和成都举办类乌齐牦牛肉推介会,邀请各方嘉宾朋友前来洽谈和品尝。推介会的举办,将持续打响类乌齐牦牛名气,擦亮“藏东高原的馈赠:类乌齐牦牛”“彩色类乌齐·三江花都城”品牌,促进类乌齐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