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乌齐
文/唐正光
藏东高原,类乌齐县,藏语名之曰“大山”,三江花都城,彩色类乌齐。北接青海玉树,南邻洛隆八宿,西靠丁青,东毗卡若,地跨六千余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四千五百米,高原气候,内陆干燥,山川壮丽,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
观其地貌,西北高而东南低,高原山原,面宽谷深,峡谷幽长。念青唐古拉之余脉,伯舒拉岭与他念他翁,巍峨耸立,河流随山势而流,河谷深切,沟壑纵横。色吉神山,雪峰皑皑,海拔五千余米,为全县之巅;尚卡达让,海拔三千有余,乃全县之低。高低错落,气候殊异,生态多样,美不胜收。
自然风光,乃类乌齐之瑰宝。紫曲河畔,碧波荡漾,沙棘林泛紫雾,神秘莫测;伊日峡谷,雄峰对峙,溪水潺潺,野花遍地,如入仙境。伊日温泉,水暖如春,疗疾养生,游客如云。长毛岭马鹿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繁衍生息,自然生态和谐共生。更有那查杰玛大殿,雄伟壮观,融藏汉尼泊尔建筑风格于一体,承载悠久灿烂之宗教文化,乃类乌齐之标志性胜迹。
人文历史,为类乌齐之灵魂。远古时期,先民定居,农业生产,开启文明之先河。秦汉以降,羌人迁徙,融合土著,繁衍发展。唐宋之际,吐蕃兴起,类乌齐属苏毗茹辖地,文化交融,民族和睦。元明清三代,中央政权加强管理,类乌齐地方政权更迭,文化积淀日益深厚。非遗项目,璀璨夺目,齐吾岗唐卡绘画技艺,日巴寺岭卓舞,查杰玛寺格萨尔羌舞,皆为民族文化之瑰宝,传承千年而不衰。
类乌齐牦牛,高原之骄子,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放养于海拔三千七百米以上之天然牧场,食百种高原中药材,饮黄盐之水,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全产业链模式,促进产业发展,惠及牧民,生态与产业共赢之典范也。
夫类乌齐者,自然生态之美,人文历史之韵,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彩色类乌齐,三江花都城,誉满藏东,名扬四海。愿吾辈珍视之,保护之,传承之,让类乌齐之美丽永驻人间,让类乌齐之文化世代相传!
赞曰:类乌齐兮,大山之巅,三江之源。自然风光无限美,人文历史韵味长。愿此赋以传之,让世人共赏类乌齐之魅力,共叹其山川之秀美,共仰其文化之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