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散文 >>湖北 >> 中华奴隶社会史
详细内容

中华奴隶社会史

时间:2024-06-11     【原创】   阅读

中华五千年历史,自夏而起、民国止,历代统治者均有“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的思想理念,当出现割据时,总有君主来一统天下。

早期,夏朝立,公元前1711年,商汤伐夏桀,一战成名,夏亡而商立;殷商立,周朝逐渐强大,公元前1147年,周文王姬昌诞生,接替父季历后,求贤若渴,部落逐渐强盛,纣王遂囚禁文王于羑里,囚禁期间,文王创建了“周易”。后被释放后,文王拜姜子牙为相,实施仁政。公元前1050年死后,武王姬发继位,因纣王逼死比干,内政大乱,公元前1046年,姬发率军东伐商纣王,牧野一战,商军败纣王焚,周朝建立;周朝建立后,采用分封制,如姜太公因功封在齐、姬昌封在鲁等,公元前1043年,武王死,成王立,周公旦辅政,“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当成王长大成人后,周公旦还政于成王。成康之治,周朝进入鼎盛期,之后,昭、穆王频频用兵,周朝衰弱,尤其是厉王,横征暴敛,民众苦不堪言,公元前795年,周幽王姬宫湦出生,登上王位后,因偏爱褒姒,为获千金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失信于诸侯。为立褒姒之子,不惜把申侯之女申后打入冷宫,欲废姬宜臼,公元前771年,弄得诸侯国申侯跟西戎接头,攻入镐京,幽王死、褒姒俘、伯服亡、西周灭!

姬宜臼登基后,因镐京被西戎掠夺一空,被迫东迁洛阳,史称“平王东迁”,值得一提的是,曾是周室养马的秦襄公赢开,因派兵护送有功,平王将岐山赐给赢开,被封为诸侯。定都洛阳后,东周确立,春秋起,晋昭侯因讨伐条戎失利,太子出生取名为“仇”,后来打了胜仗,庶子出生,取名为“成师”,当时国都在翼,却把富裕之地曲沃封给了“桓叔”,公元前739年,昭侯死后,晋分裂为翼和曲沃,桓叔有野心,以恩惠拉笼人心,经过三代,公元前716年,桓叔孙曲沃武公终于攻入翼,打败晋鄂侯,成功地“小宗胜大宗”,到了公元前678年,杀死了晋候緍。晋国归为一统。

熊绎因先祖有功被周封在南蛮荆一带,名称为楚,至熊通时,以扩地千里,便向周室讨要爵位未许,公元前740年,熊通自称楚王,公元前689年,其子文王熊赀继位,灭了许多诸侯国,其中之一有息、蔡(二国互斗),强纳息妫为妻,生二子熊堵熬熊艰和楚成王熊恽,公元前672年,熊艰杀其弟不成反被杀,公元前671年熊恽登基,这时候,周王室日减衰弱,连郑庄公都敢箭射周王。自公元前1046姜尚被封在营丘,齐国建立以来。历经二十余君,

春秋首霸是齐桓公,公元前689年,姜小白父亲姜诸儿被部将所杀,公子纠逃鲁、公子小白至莒。公元前686年姜无知被杀,纠与小白分别从鲁国与莒国回齐争君位,纠谋士管仲箭射小白,被小白诈死瞒过,小白谋士鲍叔牙遂令车队加快速度至齐,待公子纠入齐境时,小白已登基,后逼鲁国杀死纠、遣返管仲,小白在鲍叔牙力荐后,不计箭伤得失,重用管仲,齐国大治。后尊王攘夷,成为春秋霸主。

第二位霸主是宋襄公,公元前643年,齐桓公饿死,面对楚军进逼,宋襄公以原有联盟之势号令诸侯,公元前638年,在宋楚之战中,为“仁义”而被楚军击败,自己受箭伤而亡。

第三位是晋文公,晋国始祖是姬发之子唐叔虞,先取名“唐”,后改为“晋”。姬重耳是晋献公之子,晋献公诡诸宠信骊姬,欲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君,在骊姬指使下,逼太子申生自刎,重耳、夷吾逃离晋国,公元前650年,晋献公死,奚齐继位不久,被大臣里克杀害,夷吾被秦穆公力举继位,夷吾登基后,对秦恩将仇报,又杀死里克,并追杀重耳,秦穆公大怒,迎回重耳,公元前636年,当晋惠公奚齐病死后,送重耳到晋国。是为文公,晋文公登基,追杀了晋惠公之子,并重用了逃亡19年的臣子,晋国强盛起来。公元前632年,楚成王手下成得臣派兵进占中原,晋文公以退避三舍骄兵之际,在城僕之战大获全胜,成为春秋霸主。

第四位是秦穆公,迎蹇叔等贤臣,秦国大治,还对西戎用兵,扩地千里,称雄西方,只可惜,秦穆公欲称晋文公丧故期间,派孟明视偷袭郑国未成,被郑国商人弦高献羊慰劳秦军,还派人报信郑国,郑国得救,孟明视只得灭了滑国,回师途中,被晋军消灭在崤山。

第五位是楚庄王,自城僕之战后,公元前626年成王被其子熊商臣逼死,穆王熊商臣登基,于公元前614年病死,公元前613年熊侣继位,是为庄王,先来个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楚庄王有容人之量,即使有将领调戏他妃子也不计较,且重用孙叔敖,楚国大治。公元前597年,先收郑、再克宋,使得附晋的诸侯国倒向了楚。

晋国自文公后,对晋国宗室采取打压措施,晋国大权遂落入6位公聊之手,又过几十年,至公元前458年,晋国由原来十一公聊减少为六卿,智伯仍联合赵、魏、韩三聊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公元前438年,智氏联合韩、魏攻打赵时,被赵谋士张孟谈游说,三家联手攻打智氏,智氏被灭!公元前403年,赵、韩、魏被周室封为诸侯。公元前376年,晋国最后的绛都、曲沃被瓜分,晋静公被废,春秋结束、战国开始。

由于周室畏强不讲道义,天下只是以强为理,故战国雄主均以灭它国扩自己为宗旨,魏国文侯自李悝变法后,实力大增,魏武卒战力超强,众邻国望尘莫及,而吴起、公孙鞅等人也客座魏国。

武侯继位,吴起被公孙座所逼离开魏国,到了楚国。吴起到楚就实行变法,得罪了楚国公室,公元前381年支持吴起的楚悼王病死,吴起也被贵族所杀,虽然吴起伏尸而王,而楚悼王也身中数箭,贵族也遭受罪过,但是,军事家吴起最终被杀。

客座魏相公孙座的公孙鞅,因公孙座举荐魏武侯不得重用,看到秦孝公招人告示,公元前361年便弃魏投秦,游说秦孝公,得以信赖,先后两次变法,来个“军功封侯”、“全民服从君王”,遏制贵族势力,公元前342年,魏国在马陵受挫于齐囯,公孙鞅借机请求秦孝公进兵,公元前340年大败魏军(借开宴俘获魏军主帅),因功封于商邑,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亡,其子秦惠文王继位,在其师等人说服下,攻打商邑,生擒公孙鞅(商鞅),被五马分尸。

秦、楚的强大,使得战国列强有朝秦暮楚之感。商鞅变法使得秦武士战力高,而“军功封侯”激励许多人去疆场拼杀。到了公元前278年,白起率秦军攻破楚郢都,自此,秦楚分出了优劣。

这时,张仪为了秦国提出“连横”、苏秦为了抗秦提出“合纵”。战国四君子:魏国信陵君、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相继以养士而闻名,秦国为一统天下,陆续有公孙衍、张仪、尉缭、李斯等投秦,而秦君“不用秦人用贤才”的原则,使函谷关六国无一国可以跟秦抗衡。

公元前259年,赢政的父亲子楚在赵国当人质,吕不韦以异人为“奇货可居”,先送贿赂给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公元前257年回秦,被安国君封为太子,公元前251年,安国君(秦孝文王)继位,立子楚为太子,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薨,秦庄襄王继位,立赢政为太子,赵姬为后。

秦庄襄王登基3年后,于公元前247年薨,赢政继位后,采取范睢的“远交近攻”策略,和好齐国,讨伐三晋(魏赵韩),先后兼并韩赵魏燕楚齐,公元前221年一统天下。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网站支持 | 管理登录
https://mp.weixin.qq.com/s/N96sz7XQEqgra-bp5nGMvQ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