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游桂林》时间:2024-05-08 《桂林春游》 草稿 潜虬逸韵姿,飞鸿踏春声。 薄宵冠云浮,漓江幽渊沉。 脩业智所拙,田耕力不任。 耳聆漓水澜,极目眺峰嵚。 初春革余风,新阳改冬阴。 池溏生春草,园柳禽变鸣。 修改后作品 潜虬[1]呈逸韵,飞鸿[2]振春声。 薄暮冠云霭[3],漓江映渊澄[4]。 修业[5]才见拙,耕耘[6]力未能。 耳听漓水漾[7],极目[8]望峰嶒[9]。 初春除旧迹,新日换冬阴[10]。 池塘萌[11]春草,园柳鸟争鸣。 关键词解释: 潜虬[1]:虬龙,通常象征隐逸者或深藏不露的力量。 飞鸿[2]:飞翔的大雁,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或信息的传递。 冠云霭[3]:笼罩在云雾之中,形容景色朦胧美丽。 漓江[4]:位于中国广西桂林的一条河流,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渊澄[5]:深渊的清澈,象征清澈透明的心境或环境。 修业[6]:努力学习,提高学业。 耕耘[7:耕种田地,这里指辛勤工作或努力生活。 漾[8]:波动,这里指漓江的波涛。 极目[9]:用尽目力远望。 嶒[10]:山峰重叠,高耸入云的样子。 冬阴[11]:冬天的阴霾或寒冷。 萌[12]:草木发芽,象征新生和生机。 译文: 潜藏在水中的虬龙散发着脱俗的韵致,展翅高飞的鸿雁带来了春天的声音。傍晚时分云雾笼罩了群山,清澈的漓江水映出了深不见底的渊潭。要想修学立业,却才疏学浅;想耕耘劳作,却力不胜任。听着那漓水潺潺荡漾的声音,极目远望山峰重叠。初春时节,万物更新,冬日的阴霾一扫而光。池塘边开始萌发出春草,园中的柳树上鸟儿在竞相鸣叫。 逐句释义: 这首诗中的关键词"潜虬"、"飞鸿"、"漓江"、"修业"、"耕耘"、"漓水漾"、"峰嶒"、"初春除旧迹"、"新日换冬阴"、"池塘萌春草"和"园柳鸟争鸣"在这首诗中都寓意深远。 "潜虬呈逸韵,飞鸿振春声。"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蛰伏的龙(潜虬)展现出它的飘逸韵味,飞翔的大雁(飞鸿)带来了春天的声音。这里的"潜虬"和"飞鸿"都是象征,代表着潜在的力量和新的开始。 "薄暮冠云霭,漓江映渊澄。" 这句诗描绘的是傍晚时分,云雾缭绕,漓江的水面映照出深邃的清澈。这里的"漓江"象征着清澈的心灵和深沉的思考。 "修业才见拙,耕耘力未能。" 这句话表达的是在学习(修业)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的不足(见拙),而在努力(耕耘)的过程中,也感到自己的无力(力未能)。 "耳听漓水漾,极目望峰嶒。" 这句诗描绘的是耳朵听着漓江的波涛声,眼睛远眺着高耸的山峰(峰嶒)。这里象征着倾听自然的声音,向往高远的目标。 "初春除旧迹,新日换冬阴。" 这句话表达的是初春时节,旧日的痕迹被消除,新的阳光替换了冬日的阴霾。这里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池塘萌春草,园柳鸟争鸣。" 最后这句诗描绘的是池塘边开始生长的春草,园中的柳树间鸟儿在欢快地鸣叫。这里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学习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赏析:潜藏在水中的虬龙(可能象征着深藏不露的才华或力量)散发着超凡脱俗的韵致,而展翅飞翔的大雁则带来了春天的声音,预示着新生和希望。当傍晚的云雾笼罩了群山,清澈的漓江水则映照出深不见底的渊潭,给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感觉。 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在修学立业和耕耘劳作方面的不足,感到自己的才学和力量都还不够。但是,他并没有被这些困扰住,而是转向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听那漓水轻轻荡漾的声音,极目远眺那重重叠叠的山峰。 初春时节,旧的痕迹被新的生机所取代,冬日的阴霾被新的阳光所驱散。池塘边开始萌发出嫩绿的春草,园中的柳树上鸟儿也在欢快地鸣叫,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追求内心平静和宁静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