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诗歌大赛 >>中国坦洋 >> “坦洋工夫”红茶赋
详细内容

“坦洋工夫”红茶赋

时间:2024-03-26     【原创】   阅读

“坦洋工夫”红茶赋

文:孙群

茶,始出于药方,后成饮品。自上古煮茶、唐代煎茶肇始,至宋代已降之点茶、撮泡,其古老饮茶习俗,似乎渐行渐远,乃至模糊不清,其实不然,“秦取巴蜀茗饮始”,茗饮之法,并未被历史之烟尘完全湮灭,只是顺其自然地蜕变、融合或沉潜在此后茶事之中,波澜不惊、与古为新。

论及茶品之颜色,白绿丹黄,各色不一,中国传统色中“茶色”谓之绛。在宋徽宗·赵佶所著《大观茶论》中对茶作了专论,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专门论及了茶色。书中有云:“点茶之邑,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天时得于上,人力尽于下,茶必纯白。天时暴暄,芽萌狂长,采造留积,虽白而黄矣。青白者蒸压微生。灰白者蒸压过熟。压膏不尽,则色青暗。焙火太烈,则色昏赤。”茶色依茶叶之年份,制程之相异、品种之不同而有所变化矣。

以真镜言,茶为哲学,既有唯美之趣,又含伦理与宗教之意,于纯粹和洁净中和谐。唐人有云:“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于茶中窥自然之趣,获审美之道,得以明智、养心,长精神。茶含卫生学,强调洁净之舒适;茶是经济学,彰显简朴之乐趣;茶是道德几何学,定义自然之分寸感,使追随者成为味觉贵族。赞曰:此乃人类于茶之崇论闳议矣!

茶与中华文化相遇谓之中国茶文化、茶和宗教相遇谓之禅茶,一茶一故事称之茶历史、一茶一艺术称之为茶艺、一茶一哲学称为茶道。茶无论与谁相遇,都能随遇而安,找到适合位置,能感受到茶的豁达与包容,语曰:“以道眼观之,种种是常。何烦分明,何庸取舍。”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虽曰人事,岂非“茶”哉?信夫!

工夫茶萌芽于明末清初,乃我国特有之红茶品种,亦为我国传统之出口商品之一。究其本质,工夫茶,实乃文人茶之商品化、世俗化、生活化而已。若非明末清初商品经济昙花一现之繁荣,若非王阳明心学推动个体意识之觉醒以及基于人性上之审美巨变,怎么会有以追求生命之理性存在与物质之感性享受,具有世俗之美的工夫茶诞生呢!

何为文人茶?予观之,即由文人制定标准之茶,呈现文人审美之趣也,以心惬处为乐,晚明时期,文人性灵与趣味为中国文人茶之发展留下浓墨重彩之笔。每一味中国茶都蕴含着深邃之文化意义,一滋一味总关“情”。

一杯茶,能够让人感受到人生几何,快乐无多,恰如莺花茂而山浓谷艳,总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石瘦崖枯才见天地之真吾;

一杯茶,可以让人在一瞬间热泪盈眶,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一杯茶,可以让人湮灭对永恒的渴求。试思未生之前,有何相貌?又思既死之后,作何情形?则万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物外、游象先矣。

伏身于茶花仙女裙裾之下,陶醉于她甘露瓶中那涓涓而出之仁爱暖流,爱茶之人从牙白色瓷杯中,在那琥珀色琼浆里,或可品读孔子之温雅含蓄,老庄之辛辣快意,还有佛陀之缥缈芳香。

坦洋乡地处福建省东北部,福安市社口镇西部,白云山东麓,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这里重峦叠嶂,秀水萦绕,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图画诗书之内,而俗气潜消,美情美景俱可以借尔调心矣。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听蝉吟燕语,方知静里乾坤。这个小山村,“本可以靠颜值,却偏偏有实力” 它是闻名世界"坦洋工夫茶"之发祥地,颇具小武夷之名。

“坦洋工夫”红茶,颇具传奇色彩,以传统非遗制茶工艺而成,1915年获得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周恩来总理曾对“坦洋工夫”红茶赞言:“坦洋工夫,香飘四海“。制作出“坦洋工夫”红茶得益于坦洋村及其周边地区得天独厚之黄色土壤,其酸碱性适度,非常适宜茶树生长。经历坦洋几代制茶人努力,从野生种群里精心挑选培育,制出了滋味醇香独特,外形呈红叶、红芽之珍稀红茶品种——“坦洋工夫”。清宣宗道光三十年(1851年),“坦洋工夫”红茶试制成功,自此薪火相传,曾几度风行世界,当西方人对琥珀色琼浆玉液趋之若鹜之时,“坦洋工夫”红茶,已漂洋过海,成为了白金汉宫皇室之最爱;当下午茶成为西方社会重要社交活动之时,“坦洋工夫”其红茶之色,已在点缀着西欧午后的灿烂阳光……

韩国之茶礼、日本之茶道,均受中国茶叶贸易之影响。如今之中国,通过舌尖上“一带一路”,正和世界分享着一杯清茶。

“坦洋工夫”红茶至今二百载。香茶开纪元,召唤清友千秋醉;佳茗韵厚醇,云集胡商万里遥。“坦洋工夫”红茶,观之汤汁红橙、清澈明亮;嗅之香气浓郁,鲜爽饱满;饮之温柔顺滑,唇齿生香。茶色、茶香以及口感相得益彰,被众人所青睐。

文章写到这里,已是午后,我放下手中之笔,倚窗而坐,沏上一壶”坦洋工夫”红茶,静观盏中绛红色茶汤之剔透,茶气之氤氲。我缓缓地合上双眼,嗅出了熟悉之味道,使人或心旷或意远,身心俱暖、亦庄亦谐;沏出了久违之心情,令人或神清或兴迈,内心充盈、亦快亦乐。

人生如茶,飘香四溢,苦尽甘来。在起伏跌宕人生之旅程中,每人都在泡制自己喜好之茶,品味自己中意之道。

茶,有两种姿态或沉或浮;饮茶,有两种姿势或拿起或放下。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能拿得起也放得下。岁月静好却也光阴如梭!这淡淡的人生也有浓浓的滋味,你品,你细品,人世间万千繁华,不如天地间一口好茶!或曰:人心真境,丝竹恬愉,烟茗清芬。念净境空,虑忘形释,以游衍其中也。

注:

1、“秦取巴蜀茗饮始”——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

2、真境:指超出物质外的境界。

3、真体:指真正的本体。

4、真机:指真正的动机或真正的目的。[3]冲夷:祥和恬静。

5、证道:指人从万事万物或实践中领悟到了真理,即悟道的意思

6、道眼:指能辨别真假,洞察一切的眼睛。

7、观心:观察心性,自我反省

8、惭忸:羞愧不安

9、真境: 指人内心的理想世界,即仙境的意思。

10、丝竹:音乐。

11、烟茗:烟,焚香起烟。茗,指茶。

12、游:肆意游乐,用来形容从荣自如,不受拘束。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网站支持 | 管理登录
https://mp.weixin.qq.com/s/N96sz7XQEqgra-bp5nGMvQ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