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网文 >> 一起玩资治通鉴002
详细内容

一起玩资治通鉴002

先要喷一喷礼制这个鬼。

说起礼制,现代的人们就恨的牙痒痒。

可真是让人头疼得要命啊!

孔子老前辈曾经说过,这个礼制啊,能分辨贵贱、亲疏,啥都能治,简直就是治国的一大神器!

但庄子大大也说了,名和实都是挺美好的东西,可是啊,要是太注重实,那就太形式化了,好东西都变味了,成了名利场了。

死要面子活受罪,说的就是那些权贵们,一个个陷入享用车马服饰的泥潭里,早就忘了啥是真正的美了。

“善良与美才是尊严的衣冠。”

这句话说得没错!没有善良,穿再高贵的衣冠都是白搭,那叫衣冠禽兽,知道吗?

易经里也说了,德要配位呀!没有德,那礼制还有啥用呢?

还有啊,要是名位不正,言行就不顺。礼制这玩意儿,可不是说说就行的,还得加上德行呢!

比如啊,你穿了一身黄袍,却不干皇帝该干的事,这就很可怕了。

皇帝可是最大的礼器啊,得有德的人才能当!

所以,有身份的人必须得有身份的样子。

给了你一身行头,可不是让你用来耍威风的!

那些没有德性的礼制之人啊,用礼制就是祸害天下!

现在啊,礼制这个老古董啊,也就只能算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

要是还有人打着礼制的幌子来搞事儿啊,那可就真是名位和器物都搞得鸡飞狗跳了。

有时候啊,都找不到北了!

所以啊,咱们得打倒那些旧礼制、僵尸化人性的东西啊!真心待人、用心生活才是王道啊!

不能太过迷恋名利啊,得以平常心去对待。

古人就好装啊!比如仲叔于奚这个人,给卫国立了大功劳啊!

大王想赏他封地,他不要!

他不是不想要,而是觉得那个钱和地,不如名位啊!

贵族他是当不上了,可是他想要贵族马头上用的装饰品。

就是在拖拉机上装了大奔的标,这就是被名利虚晃了头脑呀!

孔子这个老实人,评价这件事说,给他封地就给他封地,不能给他贵族马头的装饰。就是说拖拉机绝不能装了大奔的标。

就像孟凡了的老爹,对死啦死啦说的,书和老婆从来不能借给别人,是一个道理。

孔子前半辈子没学易经,就抱了这么一个正名的道理,结果去了哪里,都被搞得头破血流,没有人敢用他。

这也就是说,你出来做官是给人民做事呢,还是给贵族做事呢?

如果你只为自己的名利而去做事,你图的那个名,就是私名;你图的那个利啊就是私利。

如果你心里真正的想做个好人,做点好事,那你开始做就行了,你要那么正名干什么呢?

善良就是最大的名,又正又大又美!

所以说,这个礼制,在古代就是阶级。

在现代就是一个圈子,只不过是人的私心罢了。

你有你的圈子,我有我的圈子。

你不能进入我的圈子,这才是所谓礼制。

这才是人性的根本和邪恶。

善良的老百姓不需要礼制,最需要礼制的恰恰是那些心里有鬼的人。

看历史,从“礼制”两个字就能看出大鬼小鬼和一堆老鬼!

《易经》说:“鞋子踩到了冰霜就知道冬天要来了”

《尚书》也说:“先王每天处理的政事不计其数”

都是看到了小鬼在闹,不得不借钟馗而打鬼!

大礼制打大鬼,小礼制打小鬼,让老百姓吃饱喝足就没有鬼。

即使是有鬼,能吃饱喝足的老百姓,也不愿从鬼。

去他个鬼!

等你跪下来请示老佛爷打不打的时候,对方的导弹已经打过来了!

所以啊这个礼制这个“鬼”,真得请钟馗来收拾收拾了!

周天子天天打鬼,终于打不动了,周文王的子孙们的逃亡大戏,就笑cry人了!

说到周王朝后期,哎呦妈呀,那可真是个苦逼的朝代啊!

诸侯国君们的德行就像滑滑梯一样,一路滑到底,连个刹车都没有。

纲纪呢?

早就不知道被谁家的狗给叼走了!

整个朝代都快要变成“崩塌大赛”的冠军了。

史书上都说,周幽王、周厉王这俩哥们完全丧失了一个国君的样子。

可是咱们别忘了,历史就像是个整容大师,都是胜利者拿着美容刀在削啊削的。

那个“幽”和“厉”也是后来的人给他们贴上的标签,说不定他们原来也是小鲜肉一枚呢!

坏就坏在当时的世道人心啊,那些下位的小兄弟们,一个比一个牛气冲天,一个比一个坏到骨子里。

成天就知道欺负人,把顶替上位当成了家常便饭,简直就是欺人太甚!

别说礼制了,这么一盘散沙的局面下,连纲纪都已经完全崩溃了。

乱成一锅粥?

不对,这简直是乱成一锅麻辣烫了!

又麻又辣又烫!

就好像一个人老了,身体的机器各种出毛病,不是治病能治好的。

可是你看看周王朝,居然还能屹立不倒,简直就是打不死的小强啊!

这都是因为父母给了一个好基因,能够长寿。

为什么呢,周天子有好基因。

“周文王、周武王开创的文化”就是周王朝的基因!

这基因强大到不行行的,所以后代子孙们还能保持着一点点名分,才让周王朝的面子还能勉强保住。

这个名分就是易经的善良,有名分在,面子才能大一些,这可是身份地位的保证啊!

别看周朝这个大锅炖后期里面炖的都是烂肉、一些没啥德行的人,但是周天子温火慢炖,要是能守住圆桌,也算是给自己加了一层保险啊!

这就像打牌一样,要是有个“有名无实”的牌,就算被人看穿也没关系啊,人家看你还是个大牌呢!

而且还能有点点尊严地自诩自己是个“国君”,这可是个好事情啊!

周王朝的诸侯们看着掀不了桌子也掀不了锅,只好海底捞,结果捞了一堆春秋战国的霸主。

如果说诸侯国君们已经是各种烂不堪了,那么这些士大夫们就更是做恶擅权的老手了。

他们不仅是迷失了方向,更是越权越猖狂,连礼制在全国范围内,都已经陷入了十之七八的混沌状态。

当强大基因的力量终于消失了之后,灵魂也就该升天了。

人们都疯狂逃离这个没落朝代,旧日的名分和旧日的礼制,反而加速了王朝灭亡的速度。

所以呐,哪怕后期周天子没了名分,他们也要借着这个名分做霸做主、做伯做侯在外面开怀大笑!

是不是很刺激呢?

看看全是一堆堆鬼啊!

人性呀怎么说呢?

他人笑我看不穿,我笑他人太疯癫!

那些个鬼,哪怕只是在这破朝堂中找到一点点存在感,也要随波逐流地坏。

他们说,要在这个乱世中快乐地活下去,哪怕只是抱着一点点残存的名分,也要矜持地笑着,用一具假面具,面对这个疯狂的世界!

为啥这么说呢?

比如,当年特别疯狂的晋文公,就向周襄王请求,死后用皇室的礼制。

这是说死了也要折腾啊!

周襄王对他说:“天无二主,你这是犯上,你敢吗?”

晋文公怕天下人都骂他。

骂他不要紧,关键是其他的诸侯国会联合起来,灭掉他。

他又不甘心。

他想,他这一辈子什么都有了,就想要点儿死后的尊荣,要求周襄王答应。

周襄王说:“只要我在,就没有可能,您这么厉害,是叔叔辈的大王爷,也有自己的封地,你愿意在你的地上,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晋文公终究也没敢折腾。

这个时候的周王朝,就像个空壳子没有多少土地、没有多少城民、也没有多少士兵了。

但是呢?没有人敢起来反对他。

这是因为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

兄弟们都太厉害了。

你是大鬼,我是老鬼,需要用一个不是鬼的鬼,来平衡这个局面。

其实,当初各个诸侯国内部,也都是这个现象。

身子乱了,手脚也就乱了,可是他们都害怕背上祸乱的罪,背上万世骂名,没有人敢废了周天子。

后来,是从下边掀烂的。

终于有三个胆子大的,把晋国给分成了三家。

这就是三家分晋。

从此以后,把规矩给搞坏了。

三家分晋,其实证明了周王朝的灭亡。

因为,周朝先王的礼制,到此丧失殆尽了!

他们三家还不要脸的要求周天子,立他们为诸侯王。

周礼的圈子,到这一天就被打破了。

没有办法的周天子,只好选择同意。

他们还不要脸的说,这是周天子自己破坏的呀。

所以,春秋就没落了,战国就来临了。

开始比。

什么呢?

比武力?比狠毒?比不要脸?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以至于周天子封的,那些个诸侯王们,连个屁都不算了,纷纷落马被搞死了。

周王朝至此沦丧。

周文王子孙们,几乎被灭亡殆尽,让人哀伤!

人呀!就是这么个东西。人性呀!也就是这么个东西。

历史能让你学到狠毒,也能让你看到善良。

这出逃亡大戏,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晋国的智宣子就是个大写的偏心爹,放着长子不疼,偏偏宠爱二儿子智瑶。

他还找了智果来商量,这继承人到底该咋选。

智宣子对智瑶那是一通猛夸,好像智瑶就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超级大帅哥,加大才子,加大英雄。

可智果听了直摇头,心里吐槽:“这货除了不仁义,啥都会!长得帅,能打,能说,能决断,就是不仁义!

这要是成了继承人,智氏宗族还不得被他玩死?”

智宣子就是不听,智果一看这情况,直接走人,走之前还去祠堂让族老把他从家族名单上划掉,改姓辅氏,跑得远远的。

这智果也是个人才,预见了未来的大坑,直接跳过了这场继承人大战。

不仁义的智瑶就这么成了继承人,智宣子真是瞎了眼,不知道“仁德是真善”啊!

他这么搞,既违背了长子继承制,又违背了选继承人的仁德原则。

周礼上可是说得清清楚楚,长子继承制就是为了防止皇位争夺战,让兄弟们自相残杀。

晋国也是选老二当继承人,不过情况不一样。所以,选不选老二得好好分析分析。

说,晋国还有个赵简子,他选了二儿子当继承人,因为二儿子比大儿子仁厚。

这赵简子也是个奇葩爹,选继承人搞得跟综艺节目似的。

他给了两个儿子一人一块竹板子,上面写了些啥秘密内容,还神秘兮兮地说:“这可是宝贝,丢了要挨打的!”

俩儿子听了心里那叫一个懵逼,这老爸到底在搞啥飞机?

竹板子能有啥秘密?

三年过去了,赵简子心血来潮问两个儿子竹板子上写了啥。

老大伯鲁一脸懵逼加懵逼,他哪知道那鬼板子上写了啥啊!

更悲催的是,他还把竹板子给丢了!

这下好了,继承人的位置直接飞了。

老二无恤就不一样了,这小伙子聪明着呢,直接把竹板子藏在袖子里随时准备拿出来秀。

赵简子一看这情况,对老大是又气又恨,对老二是又惊又喜,直接拍板说:“就你了无恤!”

老大伯鲁估计肠子都悔青了,那块破竹板子,竟然是选继承人的秘密武器!

他哪知道,即使那上面写的是废话,也是他通往继承人宝座的密码啊!

无恤,这小伙子也是厉害,从此以后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最终成了赵国的大佬!

所以说,做事得谨慎得像老二无恤一样,不能像老大伯鲁那样,丢三落四得,看不清世界的真相,和老爹,或领导的目的!

真是不长心眼子呀!

这故事告诉我们,选继承人这事儿,得慎重,再慎重,不能只看表面得看人品,看能力,还得看造化啊!

不然,就像智宣子那样,选了个不仁义的智瑶,结果智氏宗族就悲剧了。

而赵简子,虽然选继承人搞得跟综艺节目似的,但最后还是选了个靠谱的无恤,这也算是歪打正着吧!

再说说这赵简子,不仅是个竹板板达人,还是个坑娃神爹!

看着智果脱离家族,他就像是见到秋天的落叶,就知道冬天要来一样,秒懂智瑶这继承人不靠谱。

心里琢磨着:“我家老二是个宝,智宣子家老二是个活宝,得小心驶得万年船啊,不能让我的宝跟着活宝遭罪!”

于是,这赵简子就开始埋伏笔了。

他叫来尹铎,让他去晋阳收税。

尹铎就问了:“老大,你是想让我变成钱多多,狠狠搜刮一番呢,还是想让我当个好人呢?”

赵简子回答也是绝了:“要当钱多多,还不能挨骂!”

这要求也是高得可以啊!

那时候收税是按人头来的,尹铎到了晋阳,就只记住了不能挨骂这一条,于是就开始少算人口,减轻赋税负担。

有人就骂他傻了,说他这样搞是败家,主人家让他去收税,他却把户口给算少了,这样的家臣简直不能用!

尹铎回来后跟赵简子汇报,赵简子也不说好也不说坏,就神秘兮兮地对老二无恤说:“以后晋国有难了,你就听尹铎的,去晋阳避难,那里能救你一命!”

无恤一脸懵逼地问为啥,赵简子就跟他揭秘了尹铎的这波操作,还说:“智慧不是用来追求荣华富贵的,而是在危机时刻找到真正的出路!”

这赵简子也是用心良苦啊!

后来智宣子去世了,智老二智瑶就上台了。

有一天他跟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上喝酒撸串。

结果智瑶就开始作死了,戏弄韩康子还侮辱他的家相段规,一副我是老大我怕谁的样子。

智瑶的家臣智国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劝他:“大王啊,你这样搞下去要出事的!”

智瑶却一脸不屑地说:“我是晋国最有权势的人,我怕啥!”

智国耐心地说:“事情不是这样的呀,你看那些小得不能再小的蚊子、蚂蚁、黄蜂、蝎子都能给人带来麻烦,更何况是人呢!”

可智瑶就是不听啊,他哪里知道不作就不会死的道理呢!

这智瑶啊,真是坑死自己不偿命啊!

这神机妙算的段规,才是三家分晋背后的“老司机”。

说到段规这哥们儿,那可是韩康子手下的头号谋士。

这韩康子呀,名字就叫韩虎,听着就挺彪悍的,人也挺“二”的。

韩康子是谁?晋国四大家族之一韩国的老大呗!

晋国那时候,就像个小联合国,里面有四个小国家:智、赵、魏、韩。

智家最牛,韩家相对弱点儿。

智瑶这傻白甜接班后,就想搞个独裁,把晋国都弄自己手里。

可这货心眼儿小得跟针眼儿似的,整天就想着怎么捞地捞钱。

韩康子呢,虽然比不上智瑶那么强势,但人也不傻。

他知道智瑶这货不好惹,所以每次跟他打交道都小心翼翼的。

问题就是,韩康子这人有点“二”,主意不多,目标倒挺大。

这时候,他手下的段规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有一天,智瑶就像个大佬一样站在韩康子面前,说:“韩老弟,你看你管那么多地儿也累,不如送我一座有万户人家的城池吧!”

韩康子一听,心里那个郁闷啊,这不明摆着抢劫吗?但他又不敢直接拒绝,只好去找段规想办法。

段规一听这事儿,眼睛立马亮了,跟韩康子说:“给他呗。”

韩康子差点没跳起来:“啥?你让我送城池给这贪婪鬼?”

段规笑眯眯地解释:“你先给他,他一高兴,肯定也会去找赵家和魏家要地。赵家那帮人一直心里不服,到时候不给智瑶,智瑶肯定去打他们。你知道黄雀在后的故事不?”

韩康子一听这话,觉得有道理,但心里还是舍不得那座城池。

最后他一咬牙一跺脚,决定先给智瑶城池,然后再找机会收拾他。

果然不出段规所料,智瑶得到土地后更加嚣张了,立马就去找赵家和魏家的麻烦。

结果这一闹,直接把整个晋国都搅得天翻地覆。

周王朝的礼制也从这一天开始被打破了,司马光都从这里开始写《资治通鉴》了。

最后呢,韩、赵、魏三家联手干掉了智氏,瓜分了他们的土地。

这时候段规又跳了出来说:“韩老大咱们一定要拿下成皋之地!”

韩康子一听就纳闷了:“那成皋全是石头山,连个屁大点地方都没有,要它干啥?”

段规嘿嘿一笑:“老大你就不懂了吧?这成皋可是个宝地啊!它还有个名字叫虎牢关!是洛阳的东边门户,谁得了它就能行天下!”

韩康子虽然不懂这些,但他相信段规啊!

于是他就听了段规的话,拿下了成皋。

结果呢?韩国真的就凭借成皋之地,一步步吞并了郑国!

段规这眼光也太毒辣了吧!

最后再说个小插曲儿:如果不了解虎牢关的话。

那总该知道三英战吕布,或者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吧?

后来的刘邦和项羽的鸿沟之战、李世民大战窦建德等等,这些历史大事件,全都跟这成皋之地有关!

所以说,段规这哥们儿,才是真正推动三家分晋背后的“老司机”!

说到赵襄子这货,得追溯到那个赵氏孤儿的曾孙。

智瑶跟韩国拿到地盘后,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觉得全天下他最牛,好像韩国就是他的掌中玩物,想捏就捏。

韩彪子和段规在他眼里,就是泥巴捏的小人儿,随他摆布。

他开始做起春秋大梦,幻想着赵国和魏国也像韩国那样,任他蹂躏。

他打算一脚踢开晋国大王,自己坐上宝座。

这野心,比天高!

智瑶先拿赵国开刀,跟赵襄子来硬的:“老哥,你的蔡和皋俩地儿不错,富裕,美女又多,送我呗。”

赵襄子直接回绝:“智老二,别做梦了,不给!”

智瑶威胁说:“不给就带着韩魏大军灭了你!”

结果,三个国家的军队真的把赵国围了个水泄不通。

赵襄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心想:这俩猪队友,说好一起干智家,怎么临阵倒戈了?

赵襄子想逃,可往哪儿逃呢?

随从建议他去长子的城,说城墙坚固。

赵襄子却摇头:“城墙再坚固也是死的,人心才重要。那城墙是百姓血汗筑成的,我怎能再让他们为我送命?”

随从又提议去邯郸,说那里粮食多。

赵襄子又拒绝:“粮食虽多,也是百姓辛苦种的。我怎能忍心让他们饿着肚子为我打仗?”

最后,随从提到晋阳。

赵襄子眼睛一亮:“对!去找那个败家玩意儿尹铎去!他年年烧百姓欠条,被别的国君骂得狗血淋头。现在看来,这才是真爱啊!”

赵襄子边跑边感慨:“有个好爹真好啊!不仅给钱,还给智慧!”这就是拼爹的最高境界!

赵襄子逃到晋阳后,智伯、韩康子和魏桓子,这三位大佬把晋阳围得像铁桶一般。

智伯就是智瑶啦,历史上评价他聪明但没仁义。

他心想:这回看你赵襄子往哪儿跑!我要你的全部,包括你的老婆们!

可赵襄子不怕啊!

晋阳在尹铎的治理下军民一心同生共死。

这就是“悦民之举”带来的效果啊!

易经都说了“悦以先民,民忘其劳”。

晋阳的百姓都愿意跟着赵襄子共赴国难。

所以,这三位大佬使尽浑身解数也攻不下晋阳。

怎么办呢?

他们想了个毒计:用水淹!

他们想把晋阳的老百姓,都给赵襄子陪葬!

真是太狠毒了!

权斗真的没有底线啊!

大水来了快把城墙都淹没了。

老百姓的锅灶里都是水,青蛙都在城里开派对了!

可晋阳的百姓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毫无背叛之心。

智伯看着水势感叹:“我才知道水真的可以灭国啊!”

旁边的魏桓子和韩康子听了心里咯噔一下:这水也可以淹我们啊!

智伯的谋士“疵”看到了这一切悄悄告诉智伯:“韩魏两家肯定会反叛。”

智伯不信。

疵解释道:“我们调集韩魏的军队,来围攻赵家,赵家要是亡了,下次就轮到韩魏了。你看,他们现在一点也不高兴,这不是必反又是什么?”

智伯这个傻子,转头就去质问韩康子和魏桓子。

两人一听立刻反驳:“一定是有小人挑拨离间!我们放着赵家的土地不要那岂不是傻?”

说完两人一脸生气地出去了。

韩康子还嘀咕:“真以为我什么都不懂吗?白给的土地谁不要?”

智伯听了大笑,觉得疵太多虑了。

疵摇摇头,不再说话,后来被智伯派去出使齐国了。

这就是“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的道理啊!

智伯自以为是的想法和做法,最终会让他陷入困境。

大难真的要来临了!

这就是晋阳之战的一个分镜头,也是三家分晋的重要转折点!

这是因为,赵襄子背水一战,智瑶就悲剧上演了。

哎呀妈呀,这江山就是个大餐桌啊,处处都是心机!

赵襄子这哥们被水淹得够呛,可人家就是不服输,直接派出特使张孟谈去找韩康子和魏恒子。

这仨货凑一块,聊的那叫一个火热,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绝对不能当猪队友啊!

于是约定夜晚一起干大事。

夜幕降临,赵襄子这边也不闲着,直接派人去咔嚓了智家的守堤官吏。

结果堤坝一崩溃,大水哗哗地冲,智瑶的军队瞬间就被淹没了。

韩、魏两家趁机从两翼夹击,赵家则正面硬刚。

这智家哪里顶得住啊,直接溃败!

最后智瑶被杀,智家族人也遭了殃,只有那个改了姓的智果逃过一劫。

这才是真正的背水一战啊,太刺激了!

智伯这哥们,哎,怎么说呢,就是没本事,还特能作。

书上说,他自大得不行,结果就是个悲剧。

就像云梦的竹子,虽然硬核到爆炸,但要是没加点鸡尾巴毛,就做不成厉害的箭。

智伯呢,连鸡尾巴毛都不会选,你说他咋整?

再说棠谿的铜材吧,大家都说它精良得很。

可要是不好好地用火烤、再揍它一顿,就当不了兵器。

智伯呢?直接被揍成了废柴,一点用都没有。

有本事的好人就是圣人,没本事的好人就是愚人。

人好但本事不大的是君子,本事大人不好的就是小人。

做事的时候啊,没有圣人就用君子;君子也没有就用愚人;反正绝对不能用小人。

但话说回来啊,小人也不是一点用都没有。

对待坏人的时候,我们就得用小人,还得用本事大的小人!

因为圣人不干坏事、君子干不成坏事、愚人脑袋不够亮,像叫叫狗,不顶用。

而小人呢狡猾得很像邪恶的虎崽、腾飞的恶鹰,这叫以恶制恶!

智瑶这个大王,其实就是个小人。结果一定是悲催的。

这是历史上记载的哈,我们也不知真假,毕竟他是个失败者。

但是老古人们却称他为智伯。

伯是老大,他是老二,智老二是智老大!

哈哈!古人取笑人呀!骨子里都觉得痛啊!

这智瑶就是个笑话!

云梦的竹子本身还真是做不成箭。

智瑶就是云梦的竹子,并不是说云梦的竹子,真的不能做成厉害的箭,更多是一种比喻和夸张的说法,强调智伯的无能和失败。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网站支持 | 管理登录
https://mp.weixin.qq.com/s/N96sz7XQEqgra-bp5nGMvQ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