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卞文元,男,高级教师。有大量诗歌、散文散见于全国各地报刊、网络平台和学习强国专拦,亦有部分文学作品侥幸获奖或被结集出版。【创作心声】文字分拣纯属自遣,从不愿出书结集、混迹文坛;砌墙码字乃是心声,亦不肯附庸风雅、营私结圈。
高桥之高,我生命的元素和不尽的乡愁(组诗)
题记:高桥,我老家村名,因村中明末清初修筑的一座石桥而得名。
●卞文元
(一)
家乡的石板桥未曾高耸云端——
正月十五闹花灯,你在桥上挤掉的帽子
却要拜托
五月初五端午节折柳的那位少年帮你接还
家乡的石板桥从未长路漫漫——
你在马山口打马而来
却需要从清晨跑到黄昏
晌午还要在桥中间的刘家店喝茶、问盏
家乡的石板桥一直神奇绵延——
桥南头不远处的土地庙
至今还香火不断
呼风唉雨的土地老爷
仍在保佑石桥周围的子民们好运连连
家乡的石板桥并未千里遥远——
虽然,我已离开生我养我的山山水水
但桥下水嬉鱼闹的声音仍不绝于耳、响彻心间
家乡的石板桥始终近在咫尺——
既使我独享秋光、大醉长酣
而,那一块块光滑如镜的青石板
仍时时刻刻令我魂牵梦绕,梦绕魂牵
(二)
五十多年前我在河的此岸
五十多年后我在河的彼岸
高桥,是一座时光隧道
每一块桥板上
都烙下我生命的印迹和语言
这座桥好高好高
婴儿出生的啼叫尚未击响水面
一块云朵飘过
那孩童蹒跚学步时欢笑的酒窝
便溢出丝丝甘甜
这座桥好矮好矮
游子思乡的泪水潸然而下
只一滴,便溅满母亲手中飘着米香的饭碗
眨眼间我已两鬓斑斑
高桥,如同一座美丽虹桥
连接着我和老宅
她,时时矗立在我的心头
让缕缕乡愁把我的情愫打翻
(三)
只要稍一留神
就会看到高桥之高的英俊
映入眼帘的,肯定不是垂柳和木船
而是络绎不绝的人群,摩踵接肩
我,以一个游子的心思
百般考量
却始终丈量不出桥墩与水面距离
到底多深多浅
一家家店铺从明末清初延续到文革期间
从石桥的此岸跨过石桥的彼岸
后来把一个个问号留给了水声潺潺
那一队队远去的驴车、马队
直至淹没在滚滚尘烟
到底是高桥的土著们远走他乡、外出谋生
还是铜铃声不断摇曳的外来商人
寻觅商机,物我翩然
而今,时隔千载百年、时过境迁
我,仍把这座普通的古桥深深依恋
2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