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能缓解抑郁、焦虑情绪的至理名言

作者: 王天相 【 原创 】 2025-03-16

在我曾经住院的科室病房里挂着这样一幅字画,上面写着“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这段话对我的触动特别大。 

它出自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却蕴含着无尽的人生智慧。它让我学会了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人生,思考自己从何处来,又将向何处去。在面对命运的挑战时,不再盲目恐惧和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对待得与失、名和利,也不再过于执着,学会了淡然处之;面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能够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 

从哲理层面来看,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记住该记住的”,提醒人们珍视生命中美好的回忆、重要的知识、他人的恩情等,这些是构成个人经历和成长的重要部分,铭记它们能让我们获得力量和温暖。 

“忘记该忘记的”,指的是放下那些不愉快的经历、怨恨、痛苦的回忆等,不被过去的负面情绪所束缚,以更轻松的心态前行; 

“改变能改变的”,鼓励人们积极主动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那些通过自身努力可以改善的事情,如自身的缺点、不适应的环境等,勇敢地去做出改变,追求更好的生活; 

“接受不能改变的”,则是教导人们以平和、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无奈和局限,比如生老病死、某些客观条件等,避免无谓的挣扎和痛苦,学会与现实和解; 

“接受不能改变的”可不是指的妥协、躺平、摆烂,而是重新回过头来审视你的方向有没有错,不是有句“方向不对,努力白费”的说法吗?这句话就很有道理。当你发现了前进路上的弯路及时纠正,意识到前进路上的确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鸿沟,那么转变一下思路,或许旁敲侧击还能柳暗花明呢?避其锋芒、攻其一隅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在现实意义方面,它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在人际关系中,记住他人的好,忘记他人的过错,有助于维护良好的关系。在个人发展上,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足,提升能力,同时接受自己的局限,避免过度焦虑和自我否定。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改变的就积极应对,不能改变的就坦然接受,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至于被困境击垮,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当然这段名言并不适合所有人,毕竟这也不具备什么普世价值观,它是有具体的目标受众的,你说假如把这个理念灌输给一个正在创业阶段偶尔遭遇到了一点挫折,你让他这样想,那肯定是不恰当的,此时的他们需要的是无穷的加油和鼓劲,而不是怂恿他们径直放弃自己追求的梦想。 

但是它却可以为整日囿于抑郁、焦虑的牢笼中不能自拔的人点亮一束希望的灯火。我在医院呆的时间那么久,且也是在精神科病房,因为在入院那个时候医院并没有把癫痫病人单独划科,直到地震以后,随着一栋栋住院楼的相继竣工,才有了后来的癫痫病专科。 

据我所知,凡是患抑郁症者,他们几乎都活在自己过去的岁月里走不出来,而焦虑症患者正好相反,他们完全活在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中无法自拔,总是担心未来的自己压力有多大、会过得如何如何的惨,从而惶惶然不可终日,从而产生了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总是活在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时光里,却唯独没有活在当下。 

基于上述两种情况的患者,或者是正徘徊在这两种状态边缘的人、经历了大灾大难的重大生活变故的人,以及那些曾经像我一样经历了无穷的疾病和意外哲磨,导致心情极度郁闷的人,的确很有必要弄懂这段名言的真正意义,把自己从人为设置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从而释放压抑已久的情绪,从而过上更好的、积极阳光的生活。 

(作者简介:王天相,笔名吉人天相,四川青川人。一介孱弱之躯却以侠肝义胆施救于人、一个与病魔和意外不断抗争的角斗士、一个从东莞火葬场走出来的幸运儿、 一个因治疗癫痫躲过大地震的塞翁失马者……48 载生命历程里,住院 18 次、手术 10 次,最长连续住院 时长 12 年,至今还在命运的泥潭里勇往直前的人;现在是多个网络平台的文字、视频、音乐原创作者。深信“吉人自有天相”的美好寓意,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人生格言:“生命在,学习不停;路途遥,步伐不止”。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会发生! 

** 亲爱的读者朋友,我是天相,愿作灯盏,照亮你心!分享传播正能量,点个关注+在看;评论是认可,转发是分享,喜欢是支持,编写不易,喜欢作者是鼓励,谢谢你的厚爱❤️**)

0 阅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网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