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王朝为何最多只存活300年之四

作者: 胡瑞岚 【 原创 】 2024-12-01

蒙古自铁木真在1204年基本统一蒙古后,1206年被蒙古各部尊为成吉思汗。然后,迅速崛起,跟金兵作战且战无不胜,1227年,蒙古在灭西夏前病逝,临死前给儿子们定下联宋灭金策略。成吉思汗打破草原民族“幼子守灶”的规则,将汗位传给窝阔台,造成与弟弟托雷的不和,使蒙古分裂成术赤汗国、察合台汗国、拖雷汗国等,1227年铁木真病逝,传于窝阔台,窝阔台1229年登上汗位,面临托雷之争,重用耶律楚材,改变屠杀城市人的习惯,1241年中风而死,他西征欧洲东部、南灭金,欲灭南宋,野心勃勃。其死后,儿子贵由1246年推上汗位,与拔都矛盾加剧,导致1248年病逝,他死后,汗位被拖雷长子蒙哥于1250年继承,尽管窝阔台与察合台的后人不满,但凭拖雷妻子威望仍上汗位,他却在1259年攻钓鱼城时被宋军打死,他死后,其弟弟忽必烈在1260年北归蒙古被推上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称“元”朝。因他先灭大理,又接受南宋降将刘整建议,1273年迫使襄阳守将吕文焕投降,伯颜率元军长驱直入,在丁家洲打败贾似道所率宋军,1276年攻克临安,1279年崖山一战彻底灭了南宋,整个中国归于蒙古族人统一。忽必烈推行汉化,重视儒家,逐渐与术赤系、窝阔台系、察合台系分道扬镳,忽必烈定都北京,推行重文崇教政策,邀汉人议政,引发蒙古贵族不满,也用汉法治汉的方法,避免内乱,无奈忽必烈穷兵黩武,两伐日本失利,1294年病逝,用孙子铁穆耳登基,他摆兵与邻交好,1307年病逝因他无子,侄子海山凭武力继位,1311年病亡,其弟弟爱育黎拨力八达继位,用儒家思想来革新弊政,1320年病亡,硕德八刺以爱德育黎拨八达滴子身份继位,进行革新,不料,1323年在政变时被人杀害。孙铁木儿继位,保留了前2个皇帝改革成果,1328年病逝。阿刺八吉继位,不到一个月就战收下台。帖木儿为海山次子,打败阿刺八吉,两度登基,于1332年病死。和世为海山长子,继位8个月遭人毒死。懿磷质班为和世次子,继位1个月下台,1332年,和世长子妥欢帖希尔继位,那时,元朝以蒙古、色目人、汉人、南人为四个等级,跟如今印度相似,民族矛盾激化,朱元璋、陈友凉、张士诚等豪众起义,朱璋一统南方后,派徐达等人北伐,大获成功。于1368年攻克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他从1333年登基,后逃到大漠,于1370年病死。元朝灭亡,在于蒙古人搞种族歧视,没有谋士指点迷津。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他废除宰相制,创建锦衣卫。1398年病死,传给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因藩王权势过大,想用削藩策略,结果在4年靖难之役中,朱允炆失败,被朱棣攻下南京,自己不知所踪。朱棣不顾文武大臣劝谏,执意迁都北京,来个天子守国门,防范北元,他1402年抢了侄子弟位后,先削藩、后建东厂,还用文人写了(永乐大典),1424年病逝,朱高炽继位,因身体不好,8个月后病逝,其长子朱瞻基继位,他一上台就粉碎了其叔朱高煦夺取皇位的计划,后因朱高煦不服而将其烧死,并削藩。他在位时政治清明,百姓我居乐业,惜1435年病逝,其长子朱祁镇继位,开始由“三杨”辅政,他重用宦官王振,朱祁镇与王振带明军20万亲征蒙古瓦刺军队,1449年在土木堡惨败瓦刺,朱祁镇被擒,王振被杀,随后,瓦刺包围了北京,守卫北京的于谦先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然后,死守北京,终于打败瓦刺,挽救了明朝北方。后瓦刺与明言和,送回了朱祁镇,被朱祁钰移居南宫,1457年,朱祁钰病重时,朱祁镇在石享、徐有阶支持下来个南宫复辟,再度登基,登基后,便杀了于谦,他后用贤臣,于1464年病逝,其子朱见深继位,是为宪宗,朱祁钰曾废朱见深太子之位,想立自己儿子,无奈自己儿子早逝,朱祁钰不死心,仍想生儿立为太子,无奈身体不好,太皇太后孙氏怕朱祁钰害死自己孙子朱见深,派宫女万贞儿保护他,因此,朱见深在幼年恐惧中依赖上万贞儿,朱祁镇南宫复辟后,他重立为大子,1464年朱祁镇病死,他继位,对内整顿吏治,对外攘外安夷,晚年宠信年大自己的万贵妃(万贞儿),万贵妃抓门害死宪宗所生的儿子,导致他登基11年还说无子,被太监说有子,朱祐樘被太皇太后接收,他因万贵妃先死,大病一场后于1487年病逝。明孝案朱祐樘继位,他关心臣子也关心百姓,当免除前朝臣子并未开杀戒,也是与宋仁宗并到的仁和皇帝。弘治之治是明朝实力大增。他于1505年病逝。朱厚照作为唯一嫡子继位,因贪玩导致宦官刘瑾掌权,大肆杀害文臣,而有的文臣举谏朱厚照不允导致民心丧失,1519年,宁王刘宸濠在南昌造反,攻陷九江,被赣州的王守仁乘虚攻克南昌,宁王返兵战王守仁,被王守仁以反间计击败,生擒宁王,朱厚照得知宁王造反,兴冲冲到南京,打算放宁王到鄱阳湖,再来生擒,被部属劝解方止,宁王上交到朱厚照,被他所杀。他也曾亲征蒙古,但却荒于朝政,1521年病逝,因他无子,皇位由堂弟朱厚煾接任,他是嘉靖帝,1521年继位,执政早期开启中兴之势,然而,他逐渐怠政,宠信夏言、严嵩,自己不理朝,海瑞痛骂嘉靖帝而下狱,面临“南倭北虏”局面,用戚继光战倭寇;用1567年,他病死,其子隆庆帝朱载坖继位,采取开放边关,与蒙古交好方法,并加强与海外国家贸易往来,增强了明朝经济。朱载坖于1572年病逝,不过,他信任徐阶、高拱、张居正,控制了党争。万历帝朱翊钧继位,他前期用张居正等大臣,继续用“一条鞭法”治理国家,后期不理期政,党争、太子之争导致明朝逐渐衰弱,1616年努尔哈赤宣布成立后金,1619年,明军在东北惨败后金,导致东北绝大部分落入后金之手,努尔哈赤于1626年进攻宁远失利,被炮击中身亡。此时,朱翊钧早于1620年病逝,其长子朱常洛继位,虽然有心改革,但是他在位29天就病死,皇位传给太子朱由校,1620年他继位后,政治上改革,然而,宠信阉党魏忠贤和乳母客氏,斩杀熊廷弼,使辽东局势恶化,清军一再进逼。1627年因朱由校前年落水落下病根生病而死,皇位传给弟弟朱由检,朱由检是勤奋的皇帝,面对辽东恶化、清军进逼时,面对农民起义军国内乱时,面对魏忠贤及东林党纷争时,他先诛杀魏忠贤,后来又杀了袁崇焕,当1644年李自成从西安进军包围北京时,东林党及大臣们推不出良将抵挡,甚至,有的大臣通敌,北京失守,朱由检自尽于景山,其三个儿子也死于非命,清军入关,先打败李自成,后破南明及张献忠,明朝灭亡,明朝生存期276年,明朝之亡在于外患与内乱。 

1616年,努尔哈赤以对明“七大恨”宣告脱离明朝而建后金,在萨尔浒战役中,以少胜多大破明军,1626年被守将袁崇焕红衣大炮击伤后病逝,其八子皇太极继位,到1636年,皇太极改“后金”为“清”,在沈阳称帝,他重视汉臣,重用降将洪承畴,扫平漠北,攻打明朝藩国朝鲜,于1643年病死。其子福临继位,由叔叔多尔衮及母亲孝庄太后辅政,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山海关守将吴三桂时,多尔衮所率清军应邀入关,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军队,李自成怱忙逃至北京,诛杀吴三桂父母后称皇帝向西安败逃,清军与吴三桂军队紧追不舍,李自成在九官山被杀。接着,清军与吴三桂军队打南明及张献忠军队,因南明内部纷乱及张献忠治军太乱,清军于 

1660年基本统一大陆,吴三桂等3人封王,被称三藩,多尔衮迅速陪福临到北京定都,采取“留头不留发”的策略,在扬州、嘉定屠杀百姓,1661年,福临病亡,孝庄太后立了三孙儿玄烨为皇帝,是为康熙,然后,辅佐康熙,康熙在擒鳌拜、平三藩、克台湾、灭准噶尔国一展雄风,清朝盛世到来。他在执政的60年中,将云南纳入清朝,收复了哈密及乌鲁木齐等西域,并改名为新疆,收复了台湾,阻止了俄罗斯人渗透,是为康熙盛世,他于1722年病逝,其四子胤禛继位,是为雍正帝,他虽为人刻薄,但勤政爱民,他采用摊丁入地,创立了军机处,从1723年到1735年间,政权较稳定,他勤政之累、体力不支、频吃丹药,也许是他于1735年病逝的原因,其子弘历继位,是为乾隆帝,他好大喜功,六下江南,重用和坤,和坤贪得无厌,他讲当皇帝时间不能超过爷爷康熙,于1796年禅位于其子嘉庆帝颙琰,当了4年太上皇于1799年病逝。当乾隆驾崩后,嘉庆迅速没收和坤家产,可谓:和坤跌倒,嘉庆吃饱。他比较保守,虽然节俭但错过工业革命时机,英国等逐渐强大,他于1820年病死,其嫡长子道光帝旻宁继位,是为道光皇帝,他严禁鸦片,1839年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追缴鸦片,林则徐奉命到广州后,迫使英国商人拿出鸦片,随后,林则徐到虎门销烟,英国人通过议会授权,于1840年打响了鸦片战争,经过1年多奋战,由于英国船坚炮利,(南京条约)签定,清朝被迫放弃香港主权,供英国人通商。还提供了5个通商口岸。之后,美国、法国也迫使清朝签约,收到了与英国人同样的特权。林则徐作为道光帝的替罪羊,被革职充军。道光帝于1850年病逝,其子弈詝继位,是为咸丰帝。继位不久,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清军镇压不力,太平军在洪秀全、杨秀清等人指挥下,一举攻克南京,改名为天京,而清朝重用汉人曾国藩、李鸿章等,来围剿太平军。1860年,英、法联军来个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入北京,并火烧园明园,清朝只能媾和,咸丰帝于1861年在热河病逝,临死前遗命用肃顺等八大臣来辅政,岂料,两宫太后,尤其是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弈沂,回到北京发动政变,杀了萧顺等人,自己来垂帘听政,同治皇帝载淳于1861年登基,清军在1864年剿灭了太平天国,捻军也于1868年被剿灭,清朝除去了内患,然而,外忧是大祸,俄国人趁机占领了外西北及外东北,葡萄牙人割走了澳门,日本人虎视眈眈,英法美等控制了清朝海关。同治皇帝面对母亲慈禧太后专权,心情郁闷,于1875年死于梅毒病,他死时19岁无子,光绪帝载湉继位,他是因生母是慈禧太后的妹妹而被慈禧太后选上的,作为咸丰帝过继儿子于1875年登基,年幼时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他在1887年开始亲政,因慈禧太后不肯放权,导致两人失和,政解也不同,甲午海战,光绪主战,慈禧太后先主张后主和,即使割地赔款也不在所不惜,甲午战争后,变法兴起,光绪在康有为、梁启超支持下主张变法,慈禧太后则在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将光绪帝控制在瀛台,抓捕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员,1898年9月,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于北京。从此,慈禧太后又开始亲政,由于列强对清朝压迫,山东爆发义和拳运动,杀洋人、毁教堂、破铁路等,口号是“扶清灭洋”,慈禧太后决定招安义和拳,后义和拳改名“义和团”,而袁世凯镇压义和团受到外国人青眯,1900年,慈禧太后忽闻列强要她撤除垂帘听政的信息,1900年6月份恼怒下作出向列强开战决定,李鸿章等人与列强作了(东南互保),于是,八国联军北上于7月份攻取天津市,8月份占领北京市,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至西安,并留李鸿章等人与八国联军统帅瓦德尔交涉,在1901年签(辛丑条约),八国联军退军,慈禧太后返京,一面镇压义和团,一面改革朝政。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先后病逝,慈禧太后临逝前立了溥仪为帝,是为宣统帝,以她侄女隆裕太后来辅佐宣统帝,1911年,因四川保路爆发了辛亥革命,孙中山等人回国,袁世凯获得权力,率北洋兵攻打武昌,后来,双方议和,袁世凯以“总理大臣”身份劝隆俗太后退位,1912年,袁、孙发表善待清廷布告,清朝灭亡。从关外努尔哈赤建后金到灭亡共296年。不过,善待清廷导是明智之举,不冤冤相报,“汉满蒙回”大团结,中华显示一家亲才是中国之幸。

0 阅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网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