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园地】第1229期‖李红蓉:“石文化杯”散文《石头的价值》

2024-10-24

编辑按:在全国人民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宝鸡市石文化协会、宝鸡市金台区石文化艺术馆,也迎来了第十三个(8.30)全国赏石日活动。石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现象,它不仅体现了自然美与人类智慧的结合,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为了弘扬和传承石文化,并将其发扬,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特与文学公众平台《小草园地》联合举办本次石文化杯”诗歌、散文征文活动。 

今天《小草园地》推出第1229期应征作品,是来自李红蓉女士的散文《石头的价值》佳作,与您共享。也请我市市民或喜爱石头的朋友们,在空闲时可以前往长青路15号“石文化艺术馆”参观、品鉴与欣赏(赛事已截稿)

微信图片_20241024101152.jpg

石头的价值


文/李红蓉

石头,无处不在。不论是铺在公园小道上的鹅卵石、砌在台阶上有棱有角的踏步石、垫在房屋下的基石、陕北人镌篐窑洞的清涧石,或是经过能工巧匠之手雕琢的石狮、石象、石马、石像、石佛、石龟、石赑屃、石臼、石碾子、石磨子,还是含有各种金属元素的矿石、玉石、宇宙间其它星球毁灭掉落下来,与大气层摩擦碰撞后掉在地球上的陨石等等,与生物界与生俱来,而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微信图片_20241024101243.jpg

(主编拍于绥德石魂广场

石头,它无论身在何处,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石头成为人们生产生活、防御、攻击的主要工具和武器。原始人逐渐探索发明,用石头制作的杵臼,沿用了几千年。随着人类的进化,智力的不断提升,人们由石臼又发明了石碾子、石磨子,并不断的改进发展成熟,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也在不断的推进。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才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如今在有些村镇的文化长廊里集合,展示它们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农耕时代的作用,让世人记住乡愁,永远不忘本。

微信图片_20241024101325.jpg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首,当之无愧。祖先们首先发明冶炼技术,用原始的冶炼技术练出铜铁,随之练出金银等,并用翻砂技术,制造出生产生活用具、兵器、祭祀用具等。在开采矿石时,又发现了一种更坚硬,且很精美的石头——玉石。将它通过打磨、雕刻,制作成帝王的御玺、将帅的印章、兵符、信符。通过工匠的智慧,制作成达官贵人的玉佩、后宫佳丽、高官贵妇的如意玉镯,还有家里的玉器摆件。玉器玉饰历来都是身份、权利、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当然了,在我们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新中国,只要爱好,手头宽裕,哪个主妇手腕上、脖颈上没有像样的玉镯玉佩?我对玉石的种类了解甚少,只知道新疆的和田玉、蓝田的蓝田玉、东北的岫岩玉、云南的黄龙玉,缅甸的翡翠,由于所含的矿物质成分的不同分为硬玉和软玉,我国的玉石,大都是软玉,只有翡翠是硬玉。

微信图片_20241024101421.jpg

(贾老师西藏之行中寻石图

普通的石头无处不在,但奇特的石头却极为稀缺。虽然奇石不常见,但只有爱石、懂石、赏石的人,总会在大河小川里、高山峡谷间,寻觅到心仪的奇石,并把它像奇珍异宝一样收藏起来。我们宝鸡市内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奇人,大名鼎鼎的贾永红老师,就是奇石的收藏家。奇人收藏奇石,并建起了奇石艺术馆。这个奇石艺术馆内,收藏的是贾老师和他的同仁,几十年的心血杰作。贾老师爱石、懂石、赏石、藏石,他把搜集奇石作为此生,除了文学爱好以外的另一项事业。他数十年来,走遍渭河两岸、宝鸡山川沟峁,就连外出旅游也不放过觅石的机会。世间万物皆有灵性,总是与有缘人不期而遇。他千辛万苦,寻寻觅觅,上千件奇石投入了贾老师温暖的怀抱。

微信图片_20241024101516.jpg

记得2021年7月疫情稍微有些抑控,8月上旬,我参加完宝鸡市散文家协会“建党百年征文”颁奖会后,和协会几个老师,在贾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贾馆长的奇石收藏馆。不知那天是因时间关系,还是不懂艺术的原因,我只走马观花般地参观了一层,也没有拍照,因为不懂,也没看出啥名堂,只是从内心里,敬佩贾老师有与众不同的境界和眼光。

微信图片_20241024101557.jpg

今年九月份《小草园地》四岁生日庆祝会,及作家们采风来到“宝鸡市奇石文化艺术馆”参观之后,吕恭老师用他精美的相机和高超的摄影技术,在《小草园地》平台上,把艺术馆的奇石照片展示给大家,每幅图片下面都用文字解说。我才大开眼界,欣赏到形态各异,精美绝伦的石头。有象形石、文字石、花草虫鸟石、人物故事石,让人耳目一新,浮想联翩。

微信图片_20241024101630.jpg

(艺术馆藏石

大自然赋予石头不同的体态,不一样的妆容,让懂石的人,识出它是什么文字。凭着丰富的想象力,领悟出它所蕴藏的故事。我不觉想起《美丽的传说》的歌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他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善良者以欢乐……只要你懂得他的声音,山高那个路远也能获得!”我们知道,贾老师是勇敢者,也是善良者;他是宝鸡市石文化的倡导者、践行者、传承者,在精美的奇石里萃取更高的智慧,同样也能获得更大的欢乐。愿他的石文化事业带动更多的爱好者,路越走越远!

微信图片_20241024101711.jpg

(主编拍摄于街头

诚然,石头无论身处何地,都会有它自身的价值和作用,默默地为人类服务着。它垫基盖房,为人们提供遮风挡雨的住所;它铺路为人们垫足减少泥泞;它“粉身碎骨”,为人类创造更高的利用价值;它“整形变性”欢悦佳丽美人;它站在陈列馆里,是日月天地造就的艺术臻品,供藏石者和懂艺术的人观赏、领悟。石头就像人一样,无论是普通的一颗石子,还是价值连城的钻石翡翠,抑或是含有稀有金属的矿石,都会在各自的位子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微信图片_20241024101755.jpg

作者简介李红蓉,退休公务员,文学爱好者。为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有散文、诗歌、小说散见于《秦岭文学》《黄河文学》《宝鸡日报》《宝鸡散文家》《小草园地》《神州文艺》《丝路文学》《九成宫文苑》《千阳微生活》等多家媒体平台。四万多字的中篇小说《中流砥柱》,反映了从恢复高考到十九大之间的三十年,一代人在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阅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网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