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载刻骨铭心的经历与一段至理名言

作者: 王天相 【 原创 】 2025-03-15

2007年6月,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我有幸获准入住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彼时,医院门口还挂着“广元市第七人民医院”的招牌,谁也想不到,这里将成为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开启一段刻骨铭心的旅程。 

 

我患癫痫病已久,入院前,病情频繁发作,生活一片狼藉,连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渐渐离我而去。那是一段暗无天日的时光,每一次发病都像是在黑暗的深渊中挣扎,看不到一丝曙光。我四处求医,在漫长而艰辛的求医路上,孤独与无助如影随形。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硬撑着前往省电视台,向那里的工作人员咨询“神康癫痫病医院”医治此病的效果如何?鼓起勇气倾诉了自己孤单一人在求医路上的种种艰难。也许是命运的怜悯,我的遭遇让电视台工作人员都震惊不已,所以在后来的一通神秘电话下,才得到了民政局的关注,得以享受孤儿待遇,获得了公费医疗救助,得以踏入这所医院,接受正规系统的治疗。 

 

入院后的第二年,那场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毫无征兆地袭来。瞬间,汶川、北川、青川山崩地裂,无数建筑在剧烈的摇晃中轰然倒塌,化为废墟,人员伤亡不计其数。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都陷入了无尽的恐慌与悲痛之中。而在医院里,我目睹了一幕幕令人动容的场景。白衣天使们不顾余震的危险,穿梭在病房之间,全力保障病人的安全。他们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心中只有病人,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了黑暗中最温暖的光。 

 

望着眼前的一切,我的内心波澜起伏。我不禁想到,如果不是当初自己勇敢地去争取,还在那病痛的深渊中独自挣扎,在这场大地震中,我又怎能如此幸运地存活下来?真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我是不幸的,被疾病缠身多年;但我又是幸运的,在绝境中得到了救助,在灾难中得以保全性命。而这一切,都源于自己当初的苦苦坚持。 

 

我的父母早已离世,上有两哥两姐,可在他们眼中,我就像一个甩不掉的“拖油瓶”。他们生怕沾染上我就要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和无尽的折磨,对我避之唯恐不及,亲情的温暖在那一刻荡然无存,其实现在想想,可能谁都没有错。到现在为止,只要他不在我脆弱的生命中人为的雪上加霜,我依然会敬他三分。 

在这冷漠的亲缘世界里,我本以为自己将孤独地面对一切,然而,那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却在我数度濒临生死边缘时,伸出了援手,将我从黑暗的深渊中拉了出来,给了我新生。他们的善良和帮助,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也让我对这个世界重新燃起了希望。我在此,再次衷心地感恩我生命中遇到的救命恩人,愿他们一生平安顺遂。 

 

入院以后,在医院的精心治疗下,经过长达两年的系统医治,我的癫痫病症状得到了完全控制,开始慢慢减药量。这场大病,就像一场漫长的噩梦,而我终于在医院的帮助下,渐渐从噩梦中苏醒。大地震过后,我满心感恩,决定成为一名医院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日子里,我亲眼见证了医院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援助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崭新的住院楼拔地而起,一矗矗硕大的液氧罐深埋地下,仿佛是生命的希望在这片土地上重新绽放。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牌子自然而然地挂上了综合科大楼,红彤彤的“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牌子也挂在了医院门诊大楼上方,其名气也越来越响亮。 

 

然而,大多数外人对这里存在着误解,一提到“精神卫生中心”,就理所当然地认为里面收治的都是精神病人,这种以偏概全的看法实在是片面。事实上,这里面收治的很多病人都是因为贫穷而陷入困境的重症患者,由于基本上是民政局买单,所以这里也是一家集各种科室于一身的综合性地区大医院,而且连医院的办院宗旨都是“精专科,强综合”。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医院最强最拿手的专科还是精神科,其获得的荣誉头衔数不胜数,尤以“川陕甘宁”片区精神卫生诊疗中心最为耀眼,这是医院实力的象征,也是无数医护人员辛勤付出的成果。 

 

在当志愿者期间,我熟读了医院图书室的大部分书籍名著,其中包括《平凡的世界》这本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以及传达室收到的各种党报党刊、《参考消息》,还有诸如《特别关注》等一众知名杂志,不得不说,我后来思想上的蜕变与这些名著名篇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 

而且还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甚至和医院的四个院长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只要医院有邀请外来的专家讲座,比如医学前沿专家、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的讲座与论坛等,我都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从而拿上我的笔记本坐在角落里当旁听生。 

2018年,医院精神康复科申请“三甲达标认证”时,是张院长联系我去接受北京卫健委方面来的验证工作人员访谈,最终助力医院康复科成功通过认证。后来在2019年四月,我的右小腿陈旧性烧伤处溃疡,需要进行植皮手术,又是张院长在行政查房知情后为我联系了“湖南湘雅医院”的远程会诊,才让手术得以顺利完成。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生命中给予我帮助的人不计其数,他们的恩情我铭记于心,永生难忘。 

感恩伟大的祖国母亲,在我濒临绝境时让我享受了大病救助,从而死里逃生;感恩伟大的党,是她“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让我一介多灾多难的草民都能绝处逢生;感恩伟大的时代,让我这七尺残躯还能执笔写春秋、放眼观世界! 

 

在广元四医院长达12年的住院期间,医院病房过道里挂着的一幅字画,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人生的道路,给了我重新定义人生、认识人生的诸多启发。那就是“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这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却蕴含着无尽的人生智慧。它让我学会了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人生,思考自己从何处来,又将向何处去。在面对命运的挑战时,不再盲目恐惧和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对待得与失、名和利,也不再过于执着,学会了淡然处之;面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能够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 

“接受不能改变的”也不是指的妥协、躺平、摆烂,而是重新回过头来审视你的方向有没有错,不是有句“方向不对,努力白费”的说法吗?这句话就很有道理。当你发现了前进路上的弯路及时纠正,意识到前进路上的确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鸿沟,那么转变一下思路,也许旁敲侧击还能柳暗花明呢?避其锋芒、攻其一隅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历经岁月的洗礼,我总算领悟了部分人生哲理。人这一生,终究只能靠自己,任何外部因素都只是陪衬。当你努力提升自己,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价值时,自然就会成为受人尊敬、受人喜欢的人,所谓的名与利,也会随之而来。这一段至理名言,至今仍然作为我的“个性签名”,被我珍藏在收藏夹里,时刻提醒着我人生的真谛,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0 阅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网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