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玩资治通鉴001
读历史主要是读人性。
哈哈,说到人性这东西,简直就是个“大杂烩”!
你读历史时,要是只盯着那“恶”的一面,那人类的美好可就全被你忽略啦!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嘛,你说只有利益,没有仁义?
哎呀,这话可不能说得太绝对!
你看那5000年的人类历史,里面的人性恶是够多的,但也不能一杆子打死呀!
所以从人性里能看到权钱名利。
权钱名利,这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有了共同的权钱名利,大家就是朋友,一起分分,一起happy!
可要是权钱名利不一致,哟哟,那就是敌人了,互相拆台,你争我夺!
要是没钱权名利呢?嘿嘿,那就是冷漠到了极点,连看都不看你一眼!
人性吧!
都色!
男人和女人嘛,都好色,这跟年龄可没关系!
男人们总说:“我找个小女人,能生孩子就行。”
女人们呢,找个小鲜肉,养养眼也好呀!
可这话里话外,不就把女人的思维和手脚都牢牢地绑住了吗?
这可不一定,那你一定是没读过历史中的女人,你要看懂背后的东西呀!
其实呀,这世上的人不是不好色。
为什么这么说泥?而是很多人压根儿就没有好色的本钱!
我说,咱们还是得用更高级的思维,跳出历史看历史。
人与人之间,除了利益,还有情感和道德呢!
道德才是标准!
什么时从坏的里面看到好的方面了。
也就读懂历史了!
有些事情嘛,不是不干,而是时候未到。
等到时机成熟了,那就得去干!
人不能选择当个小偷,偷鸡摸狗的事情可做不得!
但是嘛,要是有机会偷天换日,干个大的,嘿嘿,那窃国者可就是诸侯啦!
孔子老爷爷说过:“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仁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这道理可得好好琢磨下!
人嘛,有善有恶,咱们得知道啥是善啥是恶。
天可没有善恶之分,地却能容纳万物。
咱们得追求那天人合一的境界呀!
下面,让我们来笑哈哈地读历史吧!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姬午一拍大腿,觉得终于找到了几位拉风的诸侯国君。
那就是魏斯、赵籍和韩虔,这可是三位酷炫狂拽的老哥。
他们穿上华丽的战袍,简直就是自带侧气的霸气外露!
为啥周威烈王姬午偏偏选了魏斯、赵籍和韩虔当诸侯国君呢?这里面可有大大的玄机!
首先,从正面看,这三位老哥可是立功无数,表现炸裂,不仅勇猛还贼拉聪明。
他们忠诚于周烈王,一心一意搞共和。
而且啊,最重要的是他们守边疆可是一把好手,分别在中原地区的西、北和南方形成了天然的“肉盾”防线。
还有更劲爆的内幕!
据野史传说,这三位国君跟威烈王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关系。
魏斯被传为威烈王的私生子,赵籍和韩虔则是威烈王的远房亲戚。
哎呀妈呀,这关系可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啊!
用人嘛,第一条原则就是得听话,得是自己人。
有血缘关系最好,没血缘关系也得有本事。
这三位老哥呢,既有本事又有关系,简直就是天生的诸侯国君人选啊!
哈哈,看来古人选诸侯国君也是一场宫斗大戏啊!
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话:家国天下,既是家又是国。
处理个为老百姓的事儿吧,是他们几个人;处理个孩子打架的事儿吧,还是他们几个人。
这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嘛!
天天见面难道不尴尬吗?
不过呢,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关系稳定得很,不容易出乱子。
毕竟家人之间的默契度可不是盖的!
话说回来,威烈王觉得这三位诸侯国君的战斗力和治理能力简直爆表!
立功无数不说,还特别靠谱。
在大战中表现得勇猛无比,让威烈王一看就觉得这几个家伙值得信赖。
这可真是权谋之道啊!
也是威烈王的个人喜好吧?
毕竟他的眼光可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当然啦,后人评价这个任命也是五花八门。
有人觉得这是英明之举、巩固了周朝统治;也有人觉得这种选人方式太过注重亲情关系、怕是不太靠谱。
毕竟国家治理可是大事儿啊!
不能光凭亲情来决定啊!
想想看吧!
如果朝堂之上全是大舅二舅三姐夫小外甥的话,那老百姓还不得炸毛啊?
所以啊,司马光这个调皮捣蛋的史官就开始起哄了。
他说:“喂喂喂,你听说了吗?天子那活儿,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重中之重的任务啊,你以为是在玩儿尊崇礼制的小游戏?错啦!
天子得搞平衡,就像在玩三国演义一样,得时刻关注着手下那帮小弟们的动态,找出他们的不同点,让他们听话,还得保留点不同意见。
这样,小弟们才能斗来斗去,天子才能趁机稳住局面,把大佬们的名分安排得妥妥帖帖!”
哈哈,看看这古代政治的大舞台,天子就像个船长,掌控着三公这群大副。
三公呢,得盯着诸侯国的国君们,国君们再盯着卿大夫,卿大夫们则得管好手底下的士兵和百姓。
一层一层下来,权贵们让贱民们听话,就像心脏指挥着手脚一样自然。
树木的大根吸收着营养,才能滋养出茂盛的绿叶。
聪明的你,看出来了吗?
这就像一个大家庭,得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过上和谐美好的生活!
最后,司马光这个老司机又来总结了:“所以啊,别看天子责任重大,其实他们就是在戴着面具玩一场大游戏。
玩得好了,大家都围着他转;玩砸了,那就只能孤零零地唱凉凉了!”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古代朝廷也离不开这些花里胡哨的“游戏”呢?
叶还生认为,读历史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来,接着嗨皮吧!
其实,历史就是胜利者的朋友圈,历史书就是他们发的都是复盘记录。
司马光这哥们,你别看他一脸严肃,其实也是个爱晒朋友圈的主。
他写的那些历史,就像是他精心挑选的复盘记录,只给你看最亮眼的部分,那些暗搓搓的小细节,他可都藏起来了。
他就喜欢说,天下没啥比礼制更重要的了。
还搬出易经来给自己撑腰,说周文王为啥把乾坤二卦放头条,就是因为天高大上,地就低调奢华,阴阳一搭,人的地位就排好了,阶级也就稳稳的了,这就是他眼中的礼。
其实你应该是看得透透的了。
阶级是稳了,可人心没稳啊。
于是老百姓就抓着一根救命稻草,仿佛一抓就能跻身朝堂。
可惜那时候的老百姓,可不是我们现在这些吃瓜群众,那都是寒门里的贵族。
咱们现在的老百姓,在他们眼里就是野人,没姓没氏的。
其实啊,那个时代最稳固阶级的法宝,就是文化和书籍。
让你不识字,没书读,你就啥也不懂,只能任人摆布。
可司马光这哥们,他就没说天尊地卑的另一面。
在周易的易理里,天和地可是平起平坐的,一个上升一个下降,配合得天衣无缝。
不知道他是真不懂,还是故意装傻,就想用礼制来忽悠人。
司马光还说,君主和臣子之间的关系就像天和地一样,不能改动。
这简直就是给人洗脑啊。
又说春秋那本书,就是顺着天尊地卑的人性道理来编的,为啥呢?
因为周王室虽然没落了,但还没人敢跳出来大喊一声,说劳资不服,你周王朝凭啥当老大。
所以王朝虽然没落,道义还在,可见易经的文化有多么牛。
这也是孔子为啥追随周文王,要恢复周礼的原因。
你应该又看透了,因为他说这礼制就像是一根隐形的枷锁,锁住了人们那颗不服气的心。
不是不想反,是不敢反啊。
所以只好称王称霸,没一个敢称代替者的。
这就是礼制的好处了,当然啦,坏处也是有的。
啥意思呢?
就是说再好的东西和道理也得看是什么人来用。
好与坏都是人私心决定的而不是那些死规则定的。
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嘛!
尧唐舜禹能成为明主,是因为他们自身能量能通天地,又能行天地,而得到的。
尧是因会打井,又烧了陶,用来打井水种地,这是提高了生产力。
舜是因为扩大了烧陶的规模进一步提高了水浇地的数量,又制定了什么人穿什么样的衣服,第一次在衣服上定死了阶级。
禹别说了,就是治水,治水不但救人,还用河水浇地,这不用说了吧!
河水浇地的生产力可是刚刚的。
所以礼制从来定不住人。
如果都是夏桀、商纣那样暴虐的君主那么这个礼制反而成了害处了。
司马光还说,如果当初是微子作了商朝的国君,如果让季札做吴国的君主,那么他们的江山社稷也就可以永远延续下去了。
这也不一定啊!
因为年龄到了,你说我不想离去,那老天也不答应呀!
所以呢?礼制有没有用,得看什么时代,什么人,用到什么程度。
何况历史书都是成功者写的,夏桀、商纣真有那么不堪吗?
我看不一定,但是必须那么写啊!
因为时代要进步啊!
只有把前朝写烂了,后面的朝代才光明正大呀,才能生生不息地延续呀!
这叫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这还叫烂泥塘里才能生出新的莲花来嘛!
所以说啊,司马光写的历史,就像是他精心编排的朋友圈,只给你看他想让你看的那部分。
咱们得擦亮眼睛,别被他的复盘记录给忽悠了。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